万历十年在明朝的历史上是无关紧要的一年,这一年,除了首辅张居正去世之外,再无其他大事发生。
题主想说的应该是万历十五年,因为万历十五年连续发生了三件大事,而且后来的史学家黄仁宇以“万历十五年”为名字,创作了一本关于明朝历史的书籍。
这本书籍原本不被大众所知,但是随着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大火,这本在《人民的名义》里倍受推崇的书籍,也随之大火,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
万历十五年到底发生了哪三件大事呢?这三件大事又对明朝的历史有什么影响?
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八日,山东登州有一位六十岁的老人郁郁而终,这位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抗倭英雄戚继光。
以戚继光的身份之尊,怎么会抑郁而终呢?
戚继光的巅峰时期在嘉靖年间,当时的倭寇极其猖狂,几十个人就敢跑到明朝境内一路烧杀抢掠,最远的时候,曾经抢到南京附近。
几百个人则敢直接与明军发生冲突,丝毫不将明朝放在眼里。
戚继光的成名之战来源于“台州大捷”。
台州大捷戚继光率领四千大军,其中包含戚继光私人训练的军队戚家军。
戚继光率领着四千大军五战五胜,一共歼灭倭寇五千五百多人,而己方的伤亡仅仅不到二十人。
戚继光能够将敌我伤亡拉到这么大,主要是因为他那神鬼莫测的阵法。
戚继光的阵法大致分为三种,分别是鸳鸯阵、三才阵、五行阵。
三种阵法的人数各有不同,鸳鸯阵十一个人,三才阵五个人,五行阵是六个人。
人数上的变化主要是应对地形上的变化,三种阵法虽然人数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手拿远距离杀伤武器的人,总是占到多数。
这主要是因为倭寇一般都是用武士刀,而远距离杀伤性武器能够克制武士刀。倭寇还没有靠近明军,就已经被明军刺死。
就算能够突破层层远距离的杀伤性武器,贴近明军,明军也有短刀伺候。
到了嘉靖的儿子隆庆年间,沿海一带的倭乱基本已经平定,没有了用武之地的戚继光被调到蓟州当总兵。
事实证明,猛人到哪里都是猛人,
戚继光担任蓟州总兵不到三年,之前多次侵犯明朝边境,甚至有一次侵犯到京城附近到俺答,出乎意料的向明朝表示:
只要明朝能够给钱,再开放市场,就可以不侵犯明朝,还可以约束其他的部落不侵犯明朝。
戚继光在蓟州的日子虽然没有在浙江的日子那么风光,时不时的就打出一场大战,令百姓欢呼,但看着边境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相信他的心里也是十分欣慰的。
戚继光命运的转折点在于万历十一年,在这之前的七个月,张居正去世。戚继光能够长时间屹立于官场不倒,与张居正有着脱离不了的关系。
因为张居正是他的后台。
如果没有张居正帮他在朝廷压着言官的奏折,他早就被开除了,因为他是个不安分的人,别人贪污受贿,他也贪污受贿。
最能够证明他贪污受贿的,就是他防区蓟州的账本就是一笔烂账,根本凑不到一起,甚至有个别账本还丢失了,如果要查他的账,根本无法查起。
随着张居正的去世,他的防区从蓟州变成了广东,蓟州是北京的门户,而广东则与北京相隔数千里,可想而知,他已经丧失了朝廷的信任。
为了避免出现意外,他决定辞官回乡养老。
戚继光虽然贪污受贿,但是他贪污受贿所得的钱财都用在了交际方面,交际则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方便报国。
这也是为什么他到了晚年患病的时候,竟然连个别的药都抓不起,他的妻子也弃他而去。
一生为国,到头来竟然落得个这么个下场,可悲可叹。
在戚继光去世前的三个月,有一个声名不亚于他的人已经去世,这个人就是海瑞。
戚继光的死并没有造成轰动,但是海瑞的死却造成了轰动。
海瑞死的地点是在南京,担任的官职是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年七十三岁。南京的百姓一个个自觉的为他守孝,为他送葬。
据说为他送葬的队伍整整上百里,整个南京哭声震天。
为什么海瑞能够得到百姓的如此对待呢?因为海瑞是一位一心为民且不怕死的大臣。
海瑞担任县令期间,就敢为了百姓得罪朝廷权贵,担任京官则敢上书痛骂只顾着修仙炼道,不理朝政的嘉靖皇帝。
有的人或许好奇,海瑞这样作死,怎么能够活得下来。其实海瑞能够活得下来,主要是因为有人欣赏他。
当县令的时候,有户部侍郎朱衡,当京官的时候,有当朝首辅徐阶。
最让百姓敬佩的是,海瑞担任应天巡抚的过程中,竟然拿徐阶开刀。
这时的徐阶已经退休在家,当年徐阶救过他的命,可是他却不顾情面,依旧拿徐阶开刀(徐阶是当地最大的地主,强取豪夺这种事情没有少干)。
海瑞有着这种公正无私的行为,百姓不追捧他才怪。被海瑞这么一整,徐阶的田产全部充公,两个儿子还被抓去充军。
估计徐阶怎么都想不明白,世界上竟然会有海瑞这么不近人情的人。
海瑞这样的人是肯定混不开的,仅仅是当了半年的巡抚,就被赶回了老家。
在这之后的张居正,也跟之前的高拱一样没有用他,主要是不敢用他,因为底子不怎么干净。万历十三年,在万历的授意下,海瑞重新进入官场。
他这一进,就是二品正部级的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这也是他一生当中最后的一个官职。
在当时论百姓的拥护程度,虽然海瑞远远高于戚继光,但是论贡献,他却远远比不过戚继光。
他所能做的,也就是只让一个县的百姓过好,但是戚继光直接让沿海一带所有省的百姓过好,这就是他与戚继光之间的区别。
万历自从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就接管过了张居正手中的权力,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皇帝。
在位之初,万历不是一般的勤劳,他不但定时上朝,有的时候还加班,甚至深更半夜都叫大臣到宫里面询问事情。
万历十三年,京城大旱,按照往日的做法,是到南郊天坛求雨,万历为了表示诚意,决定不坐着轿子去,也不骑着马去,还是走着去。
要知道紫禁城距离南郊天坛至少有五公里,堂堂一国之尊,靠着两条腿,走这么远的路程,由此就可以看出万历定是一代明君。
但是到了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万历突然间发生了改变。
以前大臣们上呈的奏折,他都能够及时的批示,但是从这一个月开始,他非但奏折不能够及时的批示,上朝也是有一天,没一天。
大臣们看到昔日里勤奋的皇帝,变成了这样,连忙上书询问。万历给出的答案是头晕眼花,身体疲惫。
在大臣们看来,你那么拼命工作,身体有点问题是正常的,休息几天,应该就好了,但是仅仅只过了一个月,到了万历十五年,万历就再也不上朝。
而这一不上朝,就是将近三十年,平日里只见内阁的大臣,有的大臣在朝廷当了一辈子的官员,都不能见到万历一面。
有的人说万历不上朝是因为吸食鸦片以及纵欲过度;有的人说万历不上朝是因为受到他爷爷嘉靖的影响;
有的人说万历不上朝,是因为文官集团不顺着他的意,立次子朱常洵,也就是他最宠爱的妃子郑责妃所生的儿子为太子。
通过挖掘万历的陵墓,万历不上朝的问题似乎是得到了解答。检查万历的尸骨,发现万历生前是一个驼背,且瘸了一条腿的老头。
万历很有可能是因为自身的形象出现了问题,才决定不再上朝。
无论是戚继光的死,还是海瑞的死,都没有万历不上朝这件事情那么大。万历不上朝,进而影响到了明朝的命运。
由于万历不上朝的原因,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机构六部,竟然曾一度缺了近三分之一的官员,地方上的行政机构就更不用说了。
有的时候一个县的知县,得担任两个县,甚至是三个县的知县,可想而知,万历年间政府的工作效率是有多么的低下。
整个国家可以说是乱成了一锅粥。
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党争在万历年间开始强势崛起。
朝廷上各种党派林立,有东林党、浙党、宣党、昆党、齐党,为了夺取最高的权力,你弹劾我,我弹劾你。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
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党争之上,没有人再注意国家的种种问题。在国家已经乱成了一锅粥的情况下,政府也变成了半瘫痪状态。
而身为皇帝的万历,对于这一切不管不顾,只要他的统治能够运行得下去,就算是天塌下来都与他无关。
《明史》曰:“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万历)。”
结语
嘉靖二十四年不上朝已经算多的了,却不曾想,他的孙子比他还有能耐,竟然高达二十八年不上朝,直接破了他的记录,不但成为了明朝的第一,也成了历朝历代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