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唐代画家韩滉的画作《五牛图》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它——人见人爱。顾名思义,《五牛图》构图简单,设色不多,也没有复杂的情节,仅仅是画了五头健硕的牛,却让人一看就喜爱,让人感受到唐代动物画所具有的高超成就。《五牛图》也是中国传世作品中,年代最早的一幅纸本画作,它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容低估。一般来说从魏晋到唐宋时期,画家大多表现贵族人物生活,所流传下来的比较确凿可靠的花鸟画作却非常少,我们已知的有黄荃的《写生珍禽图》,那是黄荃画给他的儿子黄居宝用作学画画稿。而《五牛图》它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绘画作品。
《五头牛》画作的构图前后安排有序,章法有致。
五牛图(局部)
第一头牛皮毛深棕色,头向左,鼻子上拴着环子,头上系着红绳,我们看到了一个侧身的,身形沉稳的牛的形像。
五牛图(局部)
第二头牛造型有所变化,它皮毛浅黄色,回头向后,舔着舌头看着后面的三头,使画面有了启承和呼应。
五牛图(局部)
第三头牛也就是中间这一头,是最难表现的,因为它恰恰处于画面的中心位置,作者画了一个正面的牛令人想起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中对耶稣的处理,达·芬奇就把耶稣放在了焦点透视的灭点上。而韩滉的五头牛之中的这一头牛当然不是受了焦点透视的影响,但是恰恰让人联想到这个有意思的构图。人在看画的时候,一般比较注意画面中心的位置,恰在这个最难表现的位置作者画了一头正面的牛,由于形体受到了透视的影响后,它的进深在视觉中会被压缩,这无疑就赠添加了绘画的难度,所以一般在绘画时很少采用这样的构图。而韩滉却把这个被压缩的透视表现得恰当而且真实。
五牛图(局部)
第四头牛是一头昂首的黑白花牛。原以为这样的品种是只有在荷兰才有的,没想到在距今1000多年前的唐代,中国就已经有这样的品种,可以说《五牛图》为研究古代畜牧业牛的品种,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资料。
五牛图(局部)
第五头牛也就是最后一头牛,它侧着身子歪着头,正在荆棘上蹭痒。
总体来看这幅画:最前面的一头牛,侧脸,拴着绳子,比较老实;中间的一头牛,正脸,的牛,聚集了看画人的视线;而最后一头牛,非常自由,给人感觉在山林间悠游自得。简单的五头牛,就被作者处理得丰富,灵活,有变化。
韩滉出生于陕西长安的名门望族,他的父亲韩休在唐玄宗的时任宰相,韩氏家族在唐朝属于贵族并有“荫子”的特权。荫子就是在中国古代有过功勋的贵族家庭,父辈祖辈可以依靠自己对国家的贡献,使得子女继承家庭的官运。也就是说,可以让自己的子女作官。韩滉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中也做了宰相,他们家出了父子两代宰相。韩滉在为官期间非常正直,他在负责管理全国税收的时候,为了改善国家的税收状况,制定了非常严苛的法律,也因此得罪了一些权贵,但是在他的作为下,地方财政有了很大的改观。在做官之余韩滉对经学和绘画都有很深的研究。他不仅爱读《周易》《春秋》,一有闲暇还拿起画笔到民间观察老百姓的生活,一方面是体察民情了解情况,另一方面也成就了他绘画的爱好。他留下来的画作并不多,但是就这《五牛图》来看,是真实的反映了中国农村牛的形象。
赵孟頫题记
至于韩滉创作《五牛图》的缘由,元代大和画家赵孟頫说韩滉是借用了陶弘景和梁武帝的典故,寄托自己不愿意作官的心志。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但是情况远比梁武帝陶弘景要复杂得多,据研究者认为他画了《五牛图》之后不久,大概也就两年的时间就去世了。《五牛图》中第一头牛是拴着绳子的牛,可以看出来,表现出作者心情的不愉快、不自由、受到了束缚,而后面的5头牛却有各种各样的姿态,有的昂首、有的回头、有的蹭痒,韩滉借用牛的不同姿态,表达自己不愿意做官而有多种生活方式、政治态度。这样的解读就比赵孟頫的理解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