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有创的组织活检,看了眼底就知道肾脏病变到了何种程度,而且还能判别血管硬化、肾小球病变的程度。”在短短一句话中,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陈香美既道出了中医、西医可互补的优势,又呈现了二者结合后服务临床的广阔前景。
基于十余年来积累的肾脏病医学数据,陈香美院士团队与人工智能团队合作对眼底照片进行深度学习、融入中医诊断理论,构建出糖尿病肾病无创诊断的新模型,既发挥了中医诊断简便快捷的优势也达到了西医诊断精准化的目标。
这是一项依托大数据挖掘技术的中西医结合典型案例。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西医结合医学领域,有了大量的模式和实践创新。
在日前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大数据驱动中西医结合精准诊疗”学术讨论会上,与会专家就从大数据视角解析利用传统医学资料、充分挖掘临床资源,实现中西医结合精准诊疗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
大数据驱动中西医“相向而行”
“从关注基因到关注蛋白再到系统生物学,西医正逐步从微观走向宏观;而中医正从整体辩证走入精准辩证、精准用药,逐步从宏观走向微观。”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会上指出,在中西医相向而行的“交汇”时期,注重发挥两者的优势,将找到一个中西医结合系统发展的适宜“结合点”。
“中医诊疗在原理解析时可以再细致一些。”张伯礼说,大数据驱动助力人们对中医辨证论治原理的认知进一步细化,例如基于中药组分库的大数据、虚拟筛选技术等,对抗新冠药物的作用靶点、通路、机制进行了分析,为新药研发和合理用药提供了科学支撑。
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西医更整体认知疾病。例如,以庞大的生物信息数据为基础,西医可以借助计算分析来模拟和揭示生命全周期的内在模式,揭示健康以及疾病的时空动态演变过程和发展规律。
“以大数据的获取、管理、分析、挖掘等信息技术为支撑,既可以从中医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理念出发,又可以结合现代先进的医疗科学技术。”陈香美表示,大数据及其相应技术的交叉融合应用是中西医结合的强力黏合剂。
“当前,通过生物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融合创新解读中医药以及中西医结合的条件已经具备。”中国工程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名誉校长刘良认为,数据、算法、算力等方面的技术已经能够支持融合创新带来的包括原创理论、新型药物创制在内的创新和应用。
张伯礼提醒,中西医结合在利用大数据驱动时,应遵循一条大原则,即坚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发挥中医药治病的优势特色,避免一味追求标志物、靶标,忽略了解决问题的全局观、整体观。
中西医结合亟须全国统一数据库
历时十余年,在国家卫健委的指导下,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构建了覆盖全国7000余家血液透析中心、拥有连续11年纵向队列数据的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
“它是国际最大的血液净化登记数据库,比美、日的数据库更大更完整。”陈香美说,由于数据的规范性、完整性和连续性,相关研究不仅可以汇总我国的尿毒症人群发病规律、发现致病危险因素,还能够觉察出之前未关注到的多病种之间的关联。例如,数据显示以糖尿病为病因的肾病患者占比较高,以此为依据糖尿病肾病被新增为质控单病种。
大数据技术的特点决定了数据库是开展技术赋能工作的基础。我国是健康资源和数据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当前可利用的健康大数据结构多样、增长快速。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杨宝峰表示,建立大数据库对于重大疾病的防控治疗将起到变革式推动作用,可探讨利用5G技术加快实施。
然而目前的医疗大数据仍存在数据孤岛、数据来源不可靠、数据规范性不强等问题。
“国家已经建立了大数据平台倡导共享,但仍存在一些壁垒。”陈香美说,市场上的人工数据往往不够立体全面,难以达到临床医生的需求。此外,数据的可信性、数据标注的专业性仍缺乏相关的标准化规范。
如何把有效的健康数据集纳起来,并将中医诊断识别的知识融入人工智能模型中,最终应用于疾病的精准防治?与会专家认为,建立全国统一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数据库是当务之急,同时应匹配制定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挖掘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资料的标准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