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要从这个散曲小令的整体上看,不能究其一点而不顾全部,也不能单单的喜欢一句,而不去言说其它,我们先看看元代著名的大戏剧家马致远,写得《天净沙,秋思》是怎样说的:
"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这两句描写秋天的肃杀之气,遣词造句字字珠玑,枯藤缠绕着老树,树上栖息着黄昏时刻回到了巢穴的乌鸦,在古老而又荒芜的道路上,顶着瑟瑟的秋风,一匹瘦马蹒跚驮着一个不得志的人走过。当中还有一句"小桥流水人家"写出了一幅生活欢欣的画面,用这个反衬更烘托出了秋天的景色,荒凉枯萎,作者
失意忧愁带着的种种伤感。
最后两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收睛之笔,有了前面对景致高度概括的描写,还用了衬托对比,秋天的愁已经是无法言说了,在这样的铺垫下,夕阳西下,又加入了一些忧伤,马上就要太阳落山,就要黑天了。断肠人在天涯,看到一幕幕的秋光,更加思念故乡,还在外面漂泊,真是极度的悲伤凄凉像愁断了肠子似的,写出了在社会上不得志,寂寞忧伤,孤独失意的情感,所以这个秋思散曲成为一个流传古今的佳作,令世人一直传诵。尤其是最后的两句"西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已成为名句,人都尽知。
纵观全部,正是有了前面的铺垫,才有了后面的结局,缺一不可。
我是封护胜,谢谢大家对我的鼓励和支持!谢谢悟空问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