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体是存在于藻类和植物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叶绿体一词来自希腊语khloros(意为“绿色”)和plastes(意为“形成”)。 叶绿体含有高浓度的叶绿素Ⅱ(一种捕获光能的分子),这使许多植物和藻类变成绿色。 同线粒体一样,叶绿体被认为是从某种细菌进化而来的。
2. 叶绿体有什么功能
叶绿体是植物和藻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糖和其他有机分子,进行能量存储的过程。这些存储物将会成为宿主的“食物”,保证其新陈代谢对能量的需求。
光合作用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在第一阶段,发生光依赖性反应,也就是光反应阶段。该反应通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捕获光能,形成三磷酸腺苷(ATP,细胞内的能量货币)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电子传递媒介)。第二阶段的反应与光无关,发生暗反应,也称为卡尔文循环。在卡尔文循环中,NADPH携带的电子将无机二氧化碳还原为碳水化合物形式的有机分子,这一过程称为CO2固定。
叶绿体对于植物和光合藻的生长和生存至关重要。像太阳能电池板一样,叶绿体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活跃的电能,以便促进各项代谢活动的进行。但是,一些植物由于进化条件的原因,不再具有叶绿体,例如大花草属植物,他们以寄生的方式从其他植物(特别是藤本植物)中获取营养。由于大花草属植物从寄生宿主中获得了全部能量,因此功能上不再需要叶绿体的存在,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进化丢失了编码叶绿体发育的基因,进而失去了叶绿体这一细胞器。大花草属植物是唯一已知缺乏叶绿体的陆地植物。
3. 叶绿体的结构
叶绿体像线粒体一样,是椭圆形的,有两层膜:外膜和内膜。外膜和内膜之间是一个薄的膜间空间,约10至20纳米宽。内膜内的空间称为基质。叶绿体的内膜是光滑的,其基质中有许多小的盘状囊,称为类囊体。
在维管植物和绿藻中,类囊体相互之间存在堆叠,这样一堆类囊体被称为基粒。类囊体含有叶绿素Ⅱ和类胡萝卜素,这些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会吸收光。吸光色素与其他分子(如蛋白质等)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合体,称为光合系统。两种不同的光系统分别是光合系统I和光合系统II,它们在与光反应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在基质中,通过酶的催化作用产生许多复杂的有机分子,用于存储能量,例如碳水化合物。与光合细菌类似,基质还含有其自身的DNA和核糖体。由于叶绿体中含有遗传物质以及编码蛋白的核糖体,所以叶绿体被认为是由游离的细菌被真核细胞吞噬,通过适应和整合最终进化得来的。
4. 叶绿体的演变与进化
叶绿体被认为是真核细胞的一部分,就像线粒体被整合到所有真核细胞中一样:通过存在于与细胞中并产生共生关系,也就是他们通过为细胞提供能量以换取一个安全的生活场所,最终演变成一种彼此不能分开的共生体系,称为内共生理论。
叶绿体从细菌进化的证据与线粒体从细菌进化的证据非常相似。叶绿体有自己独立的环状DNA,就像细菌细胞一样,同样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叶绿体通过二元裂变或分裂形成新的叶绿体,该过程与细菌繁殖的方式类似。这些形式的证据也存在于线粒体中,不过二者的区别在于,叶绿体被认为是从蓝细菌进化而来的,而线粒体是从好氧细菌进化而来的(线粒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是发生细胞呼吸作用)。叶绿体的结构类似于蓝细菌的结构,两者都具有双膜,环状DNA,核糖体和类囊体。据推测大多数含有叶绿体的细胞都来自于一个共同的祖先,由于偶然该祖先在600-1600百万年前吞噬了蓝细菌,慢慢地衍生出稳定共生的共生关系,蓝细菌就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叶绿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