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去巴基斯坦种水稻,发现当地农民播完种就回家睡大觉了,他们说:“神会保佑地里的庄稼!”
33岁的中国小伙蔡军,在巴基斯坦推广杂交水稻技术。刚到巴基斯坦时,他被巴基斯坦农民听天由命的种水稻方式惊呆了。
此时正值水稻开花的时节,在三位巴基斯坦带枪警察的护送下,蔡军去到了农田里。
蔡军看到田里的稻穗上已经开出了四五朵小花。水稻花要开到10朵以上才能授粉,而人工授粉必须要三分钟内完成。蔡军推断十几二十分钟之后水稻将会进入“赶花”季节。
“赶花”就是在杂交水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水稻父本上的花“赶”到母本上,完成授粉的过程,来提高杂交水稻制种授粉率和产量。
刚到巴基斯坦的时候,蔡军曾因为赶花的事情跟当地的农场主沟通过。农场主完全不能理解蔡军所说的“赶花”,他觉得粮食的产量全靠神的保佑,不是靠赶花来达成的。
在蔡军一行人到来之前,当地农民种水稻就是将种子直接洒到土里,然后就回家睡大觉了,他们说:“上天会保佑地里的庄稼!”
在蔡军苦口婆心地解释和劝说下,农场主终于同意采用蔡军的种植方法,让农民在稻田两边拉起绳子赶花。但当地农民牵着绳子在地里慢悠悠走的姿态,看得蔡军火急火燎。
无奈之下,蔡军冲上前接过农民手中的绳子,准备亲身示范给他们看。
他把绳子缠在腰上,用手压低绳子,在田埂上奔跑起来,“赶花需要速度,这样水稻才能跟着摇摆起来!”
在蔡军的感染下,当地农民终于也加快了赶花的速度,奔跑起来。
除了“赶花”外,巴基斯坦的农民对给水稻除杂这样的操作也完全不能理解。他们觉得水稻长在田里,长在旁边的杂株也属于田的一部分,这是神给予的一种存在。
其实,巴基斯坦的农田规划特别的规整,农业生产中也大量使用大型的农业机械,但是他们的耕种理念非常的传统,也很难以改变。
为了扭转巴基斯坦农民种庄稼的传统观念,蔡军可谓是操碎了心。每到农忙季节,蔡军总是最早下地的一个,为了观察最佳的赶花时节,他在田里一蹲就是五六个小时。
这些田地在种植水稻之前,还种植了向日葵。当地农民在收割向日葵的时候,把向日葵的杆留在田里,下地时蔡军经常会因此划到脚。
可就算是脚受伤后蔡军也不会停止下地,贴上创可贴,穿上当地买的厚袜子,继续在水稻田里奔波。
好在巴基斯坦人民对于中国过来的农业科技员有着很高的信任,最后他们都会按照蔡军的要求去种植水稻。
在巴基斯坦的两年半时间里,蔡军和同事们指导农民提升插田、分秧、除杂等技术,将当地3000多亩水稻的亩产量从500公斤提高到了900公斤。
中国的农业科技员们用实实在在的产量,证实了中国种植技术和理念的的优越性。当地人把蔡军一行人当成了他们的福星,再也不敢在蔡军面前习惯性地丢出那句“上天会保佑水稻”。
为了表达对蔡军他们的感谢,巴基斯坦的一位农场主邀请他们参加当地的宰牲节活动。
宰牲节是巴基斯坦一个很盛大的节日。因为宰牲节在当地代表着分享,所以蔡军他们不好意思空着手去,想先去市场上买些礼物。
巴基斯坦的局势比较复杂,政府出于安全考虑,派了三名警察贴身保护蔡军。平时蔡军和同事们很少外出,非农忙的时候,大家就只能闷在家里打乒乓球。
外出买礼物的想法遭到了翻译马瑞和警察们的拒绝,他们觉得市场上人太多,不安全。其实当地的巴基斯坦人对蔡军一行人特别的友好,可警察们始终觉得去市场太多冒险。
在蔡军的再三恳求下,翻译马瑞才答应试着想想办法。那天晚上蔡军去找翻译和警察们的时候,发现他们竟然将集市的地图画了出来,还在图上标注出哪一些地方可以去,哪一些店铺可以去。
第二天,在三位警察的保护下,蔡军终于得以去市场买了礼物。
宰牲节当天,农场主邀请蔡军去家中一起宰牛宰羊。因为水稻产量大大增加,农场主今年比往年多宰杀了5头牛羊。
这些牛羊肉被分给了周边的农民。蔡军和他的同事们也得到了最大份的牛肉。
就在这时,蔡军将提前买好的香水送给了农场主,收到礼物的农场主开心地挽住了蔡军的肩膀。
活动一直持续到了晚上,大家一起烤着牛羊肉串,分享着丰收的喜悦。
蔡军为随行的翻译和三位警察也准备了礼物。翻译和警察们在收到礼物时十分惊讶。对于这份突如其来的礼物,他们很是感动。
礼物并不贵重,但比起礼物本身,他们更开心地是收获了蔡军一行人的友谊。
提供杂交水稻技术是中国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的一项无偿服务。
蔡军在去巴基斯坦前,已经在孟加拉做了7年的杂交水稻推广。他亲眼见证了在中国的帮助下,孟加拉从一个大米进口国,发展成为后来的自给自足。
蔡军说,自己在农业大学上学时,老师曾反复教授他们一句话,“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那时的他并不能充分理解水稻如何给全世界带来福音。
大学毕业后的这些年,在异国他乡的田头,见识到杂交水稻真真切切地增加了当地的粮食产量,为当地人民任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蔡军才真正理解了老师的话。
每到丰收的季节,看到当地农民幸福洋溢的脸,蔡军都特别开心:付出的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
中国人在巴基斯坦的确很受欢迎,“巴铁”的称谓不是假的。当然,巴基斯坦人之所以喜欢中国,并不是无缘无故的。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中国对巴基斯坦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援助。
巴基斯坦曾深受电力短缺困扰,一天要停电12个小时以上。现如今在中国的帮助下,已有近6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并入巴基斯坦国家电网。还有400万千瓦工程正在建设中,合计增加了一座三峡的发电量。
2021年12月19日《巴基斯坦观察家报》称:多亏中国,巴基斯坦现在是一个电力富余的国家。
因为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巴基斯坦国内政局不太稳定,经济也曾一度举步维艰。但近二十年,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势头已经有所好转。
最后,祝愿巴基斯坦发展得越来越好,中巴的友谊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