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真是太困难了,哪怕是专家也会有无数不同的观点吧。我只能试着简短解说一下。
在总统大选中,谁能胜出,个人因素自然是主要的,但也离不开社会与政治环境。而大选时的社会与政治环境通常是前任总统创造的。
先说说政治环境吧,马克龙的前任总统是奥朗德,来自左翼的社会党。奥郎德在2016年底宣布退选。法国大选时上届总统推选还是非常罕见的。奥朗德退选的原因不难推测,他执政四年来,支持率一路下跌,最低时跌破了10%,这实在是个非常令人惊诧的数字。这主要有三个原因:奥朗德执政时对政府掌控力不足,经济部长卡尔扎克瑞士开户逃税的丑闻拖累,企业减税政策背弃了自己的根基,也就是左翼选民。
通常,假如选民不满意前任总统的施政,甚至已经迁怒到执政党或前任政府,那么他们就有可能亲睐一个草根素人,因为越有政治经验、越拥有执政党资源的人,往往同时也继承了前任留下的负担,有时负担之重,会远远超过资源。
我们来简单看一下这次法国大选的主要阵营。下方是第一轮大选前五名的得票率。
马克龙的前进党24%,勒庞的国民阵线21.3%。进入第二轮。
菲永的共和党20%,梅朗雄的不屈法国19.6%。哈蒙的社会党只拿了6.4%的选票。
执政的社会党已经僵化,历史负担过重,而哈蒙在社会党提出一些政策显得过于左翼(比如发放法国国民基本工资,即只要你是法国公民,就可以按月领到一份工资,不管有无工作),缺乏足够的主流认同,所以选票崩盘并不奇怪。
右翼的菲永在共和党内异军突起,其政策包括推迟退休年龄和裁剪政府雇员等,属于典型的右翼理念。原本按理最后的选战应该在他和马克龙,或者他和勒庞中产生。但是菲永意外在选举前几个月陷入“空饷门”,即他的妻子被爆出吃空饷。这沉重地打击了他的民望。
极左翼的梅朗雄和极右翼的勒庞崛起是不奇怪的。首先这和法国长期承受的高失业率有关,将其归罪于资本家,即极左翼;将其归罪于移民或穆斯林等,即极右翼。
中左翼的马克龙是法国政坛中的一股新风。他退出主流的社会党,自组政党参选,也是看见了社会党的颓势无法挽回,不如去掉包袱重新一战。这个极具魄力的举动,应该是他胜选的关键。当他获得足够民望,加上哈蒙在首次五强辩论中表现黯淡,多位原社会党的大佬转身支持马克龙,使他既抛开了包袱(他曾是前总统奥朗德的心腹),又得到了大部分原社会党的选民。
对于法国的顽疾,失业问题,马克龙提出了勒庞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他将勒庞的方案(排外,迁怒移民,退欧)打上的标签是“回到过去”“后退”,而他则展示出非常积极的姿态,将党派命名为“前进”,号召大家向前,政策是沿袭他作为经济部长时未能完成的经济改革方案,认为法国前途乐观。
由于亲欧盟、精英出身的形象,深受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亲睐。没有明显的弱点。而对手勒庞,其退欧主张,能够拿到很多铁杆的老工业区失业蓝领的支持,却因为过于极端,后果无法控制,无法打动中产。
第二轮竞选结束后,双方得票细节。蓝色为马克龙,黄色为勒庞。
勒庞拿下的主要是原先的老工业区。这和特朗普的情况高度相似。只不过特朗普靠美国锈带工人的投票翻盘当上总统。而在法国,尽管经济情况远远差于美国奥巴马执政末期,但议题和政党都相对分散,选票流动不利于勒庞。
出口民调里,第一轮的落选者梅朗雄和哈蒙的选票全部流向马克龙,这并不意外。倒是菲永的选择至关重要,他在落选后宣布支持马克龙,让马克龙获得了他48%选民的票数,而勒庞只得到20%。这种左右翼合流对抗极右翼民粹的姿态令马克龙得到大胜。最终超越民调7个点,以66%比34%夺得法国总统。
不过,勒庞也不能算失败,毕竟国民阵线相比老勒庞(得票18%)时期,多拿了一倍的选票。这是最大的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