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生物相较于原核生物,其细胞核有核膜,从而将核内遗传物质与核外细胞质分开,保持遗传物质的相对独立,确保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不容易发生变异,为真核生物衍生出庞大个体进而组织分化奠定基础。
简单的说,因为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特性,确保了真核生物可以长成如动物、高等植物等大块头。
真核生物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包括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和真菌界。
原核生物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包含真细菌和古生菌两大类群。
由于古生菌范畴内又有许多真核生物的特征,故而一般不把“古生菌”作为原核生物的一大类群代称,而是根据外表特征将原核生物分为细菌、蓝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和立克次氏体七大类。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细胞构成的主要区别在于,真核生物细胞遗传物质有核膜包裹形成细胞核区域。而原核生物无核膜包裹,遗传物质只散乱的裸露在核区域位置。
看似薄薄的一层简单核膜,却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真核细胞的这一结构特点,致使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可以非常复杂,携带有更多的遗传信息。而细胞分裂多采用有丝分裂,能大大降低基因变异的概率。携带的更多遗传信息,是生成复杂生物个体的必要条件。如动物的各种器官,高等植物的各个组织等。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信息量相对就少的可怜,基本单个细胞就是一个生命体,通过芽孢、溢断等方式无丝分裂就完全满足其复制需求。但别小看原核生物的简单结构,这类生物确是地球生命起源的初始生命形态,也是当前地球上地理分布最广泛的生命体,同时还是能忍耐极端环境的生命体。
上至70℃以上的高温,下至0℃以下的寒冷,薄至水蒸气,厚至高盐、高压、高酸碱度的环境,都有原核生物的分布。原核生物的营养来源,可以是太阳能、地热能,可以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无机氮、硫磺或硫化氢等等众多人类不可想象的“食谱”。
既然原核生物能承受这些极端恶劣的环境,那真核生物有什么优势呢?
这个星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主要功劳很明显还是真核生物。真核生物生成的庞大个体,各个组织或器官有着明确的分工和协作,从事适应复杂的生存环境。
表面看原核生物能承受的极端环境远远超过真核生物,但这个原核生物大家庭的集体荣誉。单对某一个类别或某各生命个体而言,对环境的要求的非常单一的,脱离了这个环境就无法存活,甚至会集体迅速灭亡。
纵观地球生命进化史,不难看出真核生物的适应能力更顽强,将生命体对环境变化引发集体性灭绝的概率降到了最低。
正式由于真核生物各个组织或器官的分工协作,才使得地球生命向着更高级的方向发展,最终出现了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