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口惨案”也称为“花园口决堤”,是抗战期间最大的自然灾难之一,与“文夕大火案”和“重庆防空洞案”并称为“抗战三大惨难”。它不仅淹没了豫、皖、苏3个省共44个县3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造成了上千万人流离失所,而且还直接引发了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使得300万人死于饥荒和疾病。
最令人震惊之处在于,这场灾难的制造者并不是日寇,而是中国人自己的国民政府。
众所周知,黄河到了中下游地区后,由于流经区域地势相对平坦而导致了流速下降,河水中所携带的泥沙就会沉积下来,从而引起河道不断抬升,成为了“地上河”。而花园口,就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
1938年3月,中国军队历经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大捷,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一场胜利。受此激励,蒋介石计划借助台儿庄大捷的气势和余威,在徐州与日军展开更大规模的会战,以彻底扭转正面战场的颓势。
为此,蒋介石将国军中装备最精锐的20多万中央军都调集到了徐州战场。这种大规模的军事调动自然瞒不过日军的侦察,于是也开始集结多个师团,准备在徐州战场发起攻击。
当时,国军在这一地区集结了6个军12万多人,而且大部分还都是装备精良的中央军,已经将冒进的土肥原贤二第14师团2万余人包围,形成了6:1的绝对优势。战役的前期部署结束后,蒋介石亲自飞抵第一战区指挥部,希望近距离见证这场战役的胜利。
1938年5月,兰封战役打响,被寄予厚望的国军竟然一击而溃。尤其是,被蒋介石视为嫡系的德械第27军,坚守兰封一天时间都不到就被日军击溃了,使得整个战场由“大决战”变成了“大溃败”。
在攻陷徐州后,日军还沿着陇海线继续向西进犯,河南省已经岌岌可危。
为了迟滞日军的攻势,特别是装甲和辎重的跟进,策应和保障武汉的安全,蒋介石决定孤注一掷,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炸毁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事实上,这个建议最早来自于德国顾问法肯豪森,他在1935年8月时就在防御计划中提到:
黄河防线宜作有计划之人工泛滥,增厚其防御力。
不过,真到了执行花园口计划时,国民政府还是显得顾虑重重,进行了严格的保密措施。毕竟,这次炸堤的真相一旦泄露,会对中国的民心和士气都造成沉重打击,而国民政府的形象和威信也将荡然无存。
在此过程中,蒋介石一再通过口谕催促手下千万不要有妇人之仁,要有壮士断腕的气魄。在决堤之前,他还亲自安慰负责直接指挥决堤的刘和鼎:
决口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没有小的牺牲,哪有大的成就。在这紧要关头,切戒妇人之仁,必须打破一切顾虑,坚决去做,克竟全功。
由于黄河北岸的日军时刻都在密切关注着南岸的中国军队,因此白天时常会有飞机进行侦察。对于执行此次任务的国军,还像模像样地构筑了必要的战壕和阵地,而且还以“日军将至”为由,把堤岸周围十里以内的百姓全部疏散和撤离。
为了将此灾难的责任推向日军,第20集团军总司令部还提前拟好了准备发往武汉的电文:
上午8时,敌机3架炸开花园口河堤,职师正在抢堵中。
当6月9日花园口决堤放水后,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以此为凭据,对外发布了黄河大堤已被日军炸毁的讯息,引得国内外群情激奋。
花园口决口后,黄河水迅速泛滥,加之一场暴雨的影响,溢出的河水冲断了陇海铁路,继续向豫东南方向蔓延,淹没了中牟、尉氏、扶沟、西华和淮阳等地。同时,由于灌入了颍河、西淝河等流域,使得淮河的排洪力也接近了极限,到处都是一片汪洋。
据不完全统计,因为黄河泛滥直接淹死周边百姓89万人,有超过1200万人无家可归。
我国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据说,只有日军的第14师团和第16师团陷入了困境,除重型武器被淹外,仅有7000名日军伤亡。据日本《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记载:
1938年6月13日,为救援被困中牟的第14师团一部,第5师团、第10师团和第114师团等部都抽调了工兵。6月15日,同样被困大水中的第16师团,也从各处急调工兵进行增援。
客观来说,花园口决堤也制造了一些有利于中国防守的态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军准备从北方合围武汉,由于黄河泛滥影响到物资运输,只能将进攻主力改在长江流域,导致武汉战役的时间向后推延3个月。
二、国军趁着日军被洪水围困之际,围歼了小股已经突进到豫东的日军,还收复了一些失地。
三、黄泛区让日军很难通行,尤其是辎重和其他后勤运输,直到1944年豫湘桂战役才侵入到黄河以西的地区。
不过,黄河决堤对中国的损失更大。除了看得见的惊人损失外,还将国民政府的公信力降到了冰点,民众对此失望至极。以至于,当汤伯恩部队再次驻扎此地时,竟然遭到了当地百姓的驱赶。
文史不假个人认为,花园口决堤最大的意义是迟滞了日军的进攻,保留了国军的有生力量,为正面战场赢得了更长的准备时间。不过,以近百万人的生命作为代价,是不是有些太过惨痛了?@文史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