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记载:“有平夏骑兵,谓之‘铁鹞子’者,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往忽来,若电击云飞”。(平夏,当时平夏城)
铁鹞子,西夏李元昊的重甲骑兵部队。最初是李元昊贴身护卫队,后来发展成为西夏冲锋陷阵的一把先锋尖刀。
铁鹞子是一人一骑的重装铁骑,个个勇武善骑马,马与人都披重甲,宛如一辆冷兵器时代的坦克,枪刺刀砍也不怕。
据沈括《梦溪笔谈》中描述,铁鹞子铁骑使用的兵器——锋利无比、寒气逼人。是用当时最高科技——“冷锻工艺”即在常温下经过折叠锻打加工出的新型材料制作而成,这种材料强度硬、精度高,表面质地光滑。铁鹞子马与人浑身披护的“重甲”,沈括称之为“瘊子甲”,沈括用“瘊子甲”做实验,结果发现:“去之五十步,强弩射之,不能入”。
铁鹞子骑兵,是一支三千人马的重骑兵军团,分为十队,每队300人,各队队长,“皆一时之悍将”,总领队将军更是国家柱石。铁鹞子成员靠世袭,或少数其他骑兵中的精英,象征荣耀、勇武、胜利。
铁鹞子骑兵战术灵活,分散则在战场遍地开花,聚拢则对敌人狼群扑食。平原驰骋作战,是铁鹞子骑兵的强项。与强敌作战,铁鹞子都是冲冒奔突的开路先锋,再配以骑兵、步兵。
在12世纪前后,铁鹞子几乎所向披靡。 宋与西夏交战几次后,被逼无奈之下签订屈辱条约。在铁鹞子骑兵开路冲杀的西夏军面前,辽、金及其他少数民族军队,也无计可施。虽然宋、辽、金也曾纷纷仿照组建自己的重装骑兵,但作战力依然是差强人意。
122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率大军发动了灭夏之战。
与蒙古骑兵比,铁鹞子只有新式材料打造的兵器占优,成员骑术虽能说旗鼓相当,可重甲让人无法灵活运动,另3000兵力在10多万蒙古骑兵面前,几乎忽略不计。蒙古骑兵都是三、四岁时开始练习马术,都一个个都精通“马背翻转”。而且每人都配备四匹战马,即使遇袭,灵活地翻身避开,只要人不受伤,就可以短时间能换马重新上战场。
故而,在蒙古兵面前,铁鹞子根本不敢搞平原突击作战。3000人马的新式材料兵器无论多厉害,也砍不坏几万把蒙古弯刀与狼牙大棒。
随着西夏的灭亡,神秘的铁鹞子也成了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