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面上的意思倒是很简单,就是说,自古以来,做学问的人都有自己的老师。
这句话是唐代韩愈《师说》的第一句。《师说》本身是在强调老师的重要性,因此,韩先生会在文章的最开始说了这么一句。 而加上文章本身的创作背景,本身这篇文章就是韩先生以师长的身份,写给自己学生的,在文章最后,也明确指出了这点: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因此,文章的立意也就明确了。
抛开文章本身,对这句话来进行分析,那么,笔者对这个观点本身,是持有一定的否定态度的,这个观点并不严谨。
古之学者有师不假,但“必有师”就将问题观点绝对化了。
这个观点,更为准确的描述,应该是古之学生,最好有个老师。
就学术诞生、发展、传承而言,“师”的作用是学术的传递,而非学术的创立。
说白了,开山立派的祖师爷,上哪去找个师父,最多,是从其他的学派中吸纳相关理论,为自己的学派形成系统理论提供一些必要因素。
说多了,一门学术的创立,是需要有一个先去带头人去披荆斩棘,去开创进取的。而这个过程,只能自己去探索研究。
至于师承,是一门学生(至少也得是基本)确立之后,为了理论的延续传递(包括一定的进一步发展),学术中的前一代学者充当老师的位置,将学术向后来的学者(学生)进行传递,这才是客观理性的师生关系。
当然,回到文章本身,在文章诞生时出现的一定程度的不当言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这里笔者不进行展开了),文章是具有绝对积极的社会意义的。进而,即使放到现代,在批量化的学校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篇文章来强化师生之间应有的态度,也是很具有积极作用的。
一起读书,一起思考,一起探讨,一起领略文化的乐趣。
我是纵侃天下,期待并欢迎您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