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和春节在中国古代就是同一天,是阴历新年的第一天。元旦什么时候开始和春节产生区别了呐?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决定行使公历(阳历),也就是教皇格里高利决定以耶稣诞生的那一天为公元元年纪年,被称为公历(格里高里历),这种历法被世界通用。中华民国采取了公历和民国纪年的双轨历法制度。这时的元旦和春节还是同一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决定以公历的1月1日为元旦,这天被称为“阳历年”或者“公历年”,阴历的第一天被称为“春节”,这样“元旦”和“春节”才区别开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公历和阴历的双历法制度。
作为阳历新年的第一天元旦,在近代才被采用,主要是为了和世界接轨,方便统计,在中国民众眼里就是简单一个节假日。一般企事业单位会挂出“欢度元旦”或者“欢度新年”之类的标语,民众都可以自行安排自己的事物,没有什么特别的习俗。基督教徒过的比较隆重一点,按照西方新年的风俗过新年的。
春节这个传统节日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风俗习惯也特别的多。除夕和春节是连起来过的,我说下我们那儿的风俗吧。
1.祭祀天地神灵。
我们那儿比较简单,除夕夜在自己的院子里用香炉点上三炷香,摆上三到五个果盘,放上熟肉、水果、点心,祭奠它们,默念天地神灵,吃水饺时的第一碗要先给它们。
2.祭奠祖先。
年三十将祖先的牌位和中堂挂在家庭中最主要的会客房间,(有家族祠堂就在祠堂),太阳落山后,男性家人代表到祖坟上,带齐冥币和一炷香,焚烧冥币,点燃香烛,默念祖先回家过年,到家后用秸秆一根或者木棍挡在家门口,孤魂野鬼进不来之意,这样就把祖先请了回来,祭祀的物品有各式各样,果盘有5个、7个、9个,按照单数来的,不能是双数。来拜年的人首先拜祖先,然后再给家里的长辈拜年。年初一太阳落山后,带着点燃的香烛,引导祖先们到祖坟,将祖先送回阴间,并点燃冥币和鞭炮。
3.团圆饭。
春节期间,家里众人都会回到家里长辈住的地方,在除夕夜吃团圆饭。
4.守岁。
吃完团圆饭,大家都不睡觉,先包饺子,一直等到新年的到来。00.00后要抢先点爆竹抢年,先下睡觉抢吃第一碗。守岁就是为了争先,抢到一年的好运气。
5.放鞭炮。
我们那儿,大年三十的中午就燃放鞭炮了,一直到大年初二,每次吃饭放前都要放鞭炮。初二开始走亲串友了。
6.贴年红。
这个活动一般在年三十的那天开始,贴春联、盈门福、窗花。门神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看个人的喜好了。
7.拜年。
过了00.00就是新年了,这时要先给自己的长辈拜年磕头,等天亮或者凌晨就可以给家族的其他长辈拜年了,包括村子里面其他姓氏的长辈都要拜的,村子大的拜年要拜到下午。
8.聚财。
大年初一这一天一般不动扫把的,传说这一天是扫把的节日。如果非要动扫把,一定要往门内扫,不能往外扫,这样做是要漏财的,把财运都扫出去了。
9.压岁钱。
家里长辈在春节期间要给小孩子压岁,钱多少不限,主要是心意。本来给孩子红包,是帮助孩子镇鬼驱邪的,无奈现在成为了其他了。
你们那儿的风俗是咋样的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