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读过很多西方的小说,西方文学在世界上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自文艺复兴以后,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这可能就是我读西方小说的初衷。
最开始因为猎奇心理作崇,那个时候西方小说是属于禁书之类,都是在偷偷的读。改革开放后,大量的西方文学进来,就如饥似渴的读开了。
莎士比亚的戏剧系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人间悲剧系列,《红与黑》,《约翰.克里斯托夫》,《三个火枪手》,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卢梭的《忏悔录》。还有二战战争回忆系列,如朱可夫元帅的回忆系,《第三帝国》,描写二战的,《青年近卫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
前期也顺便看了一下中国的四大名著,后来才发现有一本非常优秀的中国小说,那就是钱钟书的《围城》。围城语言的丰富,用词的幽默,一下把战争的氛围降低了一半。
看《约翰.克里斯托夫》四本长篇时,正在读书,这部优秀的小说,让人看的也是郁闷于心,心情不爽过好几天。显然自己的情绪被拉入小说里面,受其感染。
看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其用词之精彩,语言之精炼,让人感叹。特别是《王子复仇记》里面好多情节至今还犹记于心。比如王子遇见他已故父王的那一幕,还有就是王子出逃前,他的家人给他的警示提醒:你如果借钱给朋友,可能失去金钱,还会失去这个朋友。这道理,现实生活中也可引以为戒。
《青年近卫军》,把战争的氛围感染与我,看小说那段时间,跟随近卫军战士一起紧张,一起担心,一起去抵抗德国人的进攻。
国产小说里面首推当然是《围城》,围城太精彩了,可惜我们是改革开放以后,才知道有这本书,以前在国内一直是禁书,实际上这本书解放前就出版了。
近年喜欢看一些散文,余秋雨,林语堂,林清玄,龙应台,贾平凹等的散文。
顺便提一下,贾平凹的《废都》,还是很有意思的,是一部有特点的小说。
看得多了,也将他们融汇贯通,煮成一锅了。所以,现在也分不出他们在其中十分清晰的个性特点了,倒是如一罐荤汤,只当营养全都在内,胡吞海吃般吸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