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儿子,大明王朝的第三个皇帝。朱元璋在世的时候被封为燕王,驻守北京,为大明帝国守把北大门立下赫赫战功。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很早就选定了大儿子作为法定继承人,其他众多儿子被封为各大藩王驻守国家的边疆。怎奈老天不随人意,大儿子朱标还未等到接班,就已英年早逝。这件事对朱元璋来说好似一个晴天霹雳,伤心了很久,本着爱屋及乌的想法,于是又把继承人选在了朱标之子朱允炆的身上,也就是说大明帝国的第二个皇帝是朱元璋的孙子。
当朱元璋选定孙子作为继承人的时候,多少给众多儿子心中带来不满的情绪。怎奈当时朱元璋具有绝对的实力,儿子们也只是在内心表示不满。表面上还是不敢流露出丝毫的不满情绪。这也为以后朱棣造反埋下伏笔。
随着朱元璋的去世,朱允炆走上了皇帝的宝座,这个年轻的皇帝上任之初,除了面临众多繁杂的国家大事之外,还要面对那帮守卫边疆,拥兵自重,非常厉害的各位叔叔们。于是在其上任伊始就和朝中重臣商议削藩之事。随着对几个实力较小藩王削藩成功之后,把矛头直接对准了最有实力的燕王朱棣身上。而此时的朱棣已经闻讯做好了反击。只不过正在做着反击前的准备工作,最后,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口号在北方起兵,一路向南进军。这就是大明王朝历史上的靖难之役。靖难一直持续了四年之久,最终以朱棣获胜为最终结果。
纵观朱棣造反,其主要原因还是朱允炆皇帝立足未稳,急于削藩所致,更深层次的原因也许是朱元璋皇帝选人不当所造成。
(靖难之役:应该解释为平定或平息战乱的战役。其中靖解释为平定或平息,而难解释为战乱或者灾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