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其实是孔子对利与义的关系的精彩论述。作为《论语》中的名句,这句话和它承载的厚重思想,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千百年来一直警醒着后人,其影响力,早已超越了儒家本身。
孔子的粗茶淡饭、枕肱自乐的行为,并非过程,而是选择之后的结果。但并非唯一的选择。儒家思想并不拒绝“利”。孔子也说过“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可见他的教育是有偿的;还说过“富贵如可得,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可见孔子是不拒绝富贵,即利的。
老夫子并非高高在上的泥塑木雕,而是生活在烟火人间的真实的人,孔子和孔子之徒,也同样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点和以后自视清高、口不言钱的伪君子,是一个鲜明的对比。
但孔子的理性在于,他的需求是有原则、有层级的,在可以充当底层劳动者,即“执鞭之士”而追求富贵的同时,仍清醒地认识到“见利思义,见得思义”,把义作为顶级的追求和圭臬,合之则得,不合之则弃。义从来不是晋身干禄之阶,而是内心深处崇高的向往与固执的坚守。
当利和义发生冲突的时候,孔子的答案直接而简单,“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知道老夫子是否在此幽了一默?浮云者,可望而不可及,并非不想,而是不能。固有的道德准则与诉求使他自然而然地趋义而远利,但在清苦生活的同时,乐于心灵满足、道德无损的同时,仍然如仰望浮云一般,对利有所遐想的同时,仍会清醒地认识到,不义而富且贵,便如天上浮云,何有于我哉?
后世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舍生取义”的更高级诉求,在根本上不违孔子的原意,一个是利如浮云,一个是生亦我所欲也,归根到底,是理智战胜欲望的过程,即便这个欲望是生命、是美好生活、是心中割舍不掉的思念。
对此应当如何决断?孔夫子不惜采用最简单的“非此即彼”论调,其实以孔子之智慧、之眼界,不可能不知道天下并非只有君子与小人,但在利义纠缠之下,生死一念之间,长期坚持的操守面临挑战之时,一念之差,天堂地狱,不为君子,即为小人。
后世儒生,常常讲“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其实他们说的只是结果,而忽略了孔孟二人在利与义之间权衡计算的过程。人皆有欲望,可是当欲望与自己的精神追求与道德判断产生龃龉之时,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圣贤、成英雄、成凡夫俗子、成卑鄙小人。虽然这句话流传久远,可在后世人们的心中,圣贤英雄,永远都是少数,很多时候,并非是我们没有选择权,而是我们放弃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