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我记得诗名为《寒食》的古诗有许多,陆游写过,陈与义写过,还有韦应物、杜甫、白居易,但最出名的应当是韩翃。就是和柳娘爱到天昏地暗那个韩翃。
由于古代汉字和现代汉字发音多有不同,我简单标注一下,希望没有错。
春城无处不飞花,
这一句与现代发音基本相同。
寒食东风御柳斜。
食字读“SI”,四声,发音等同于“四”字,斜字读“XIA”,发音等同于“霞”字
日暮汉宫传蜡烛,
烛字读四声,发音近似于“住”
轻烟散入五侯家。
入字,读四声,发音近似于“日”
因此,全诗的发音应当是(疑是,我也不一定叫得准)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四)东风御柳(霞)。
日暮汉宫传蜡(住),轻烟散(日)五侯家。
当然,在现代场合,这么读是要挨骂的,要么是扯淡,要么是故弄玄虚,要么是炫耀,总之不应当如此读。建议把那个“日”字按现代发音读。
古代汉字的发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唐朝诗是一个样子,宋朝时又变了,明清还转了一个拐,到清朝时变成北京话了。
官方语言的变迁也是如此,从西安话,河南话,南京话,北京话变得没完了。词韵比诗韵要宽其中一个原因便是,词一开始像诗一样来源于民歌,只是由于不被士大夫接受,所以流传中街巷之中。那些民歌才不管什么雅韵,唐韵,切韵,读起来顺口就好。
清朝人应当也是说古韵的,毕竟有一本《康熙字典》嘛,可是尽管如此,老百姓却不管那些,加上清朝南北融合,方言汇萃,所以就变成了现代汉语发音。
我记得闽南话应当是标准的古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