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乍一看,很容易说清楚,谁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呀,比如唐朝那是李姓,宋朝那是赵姓,明朝那是朱姓,清朝那是爱新觉罗姓。其实古今不同,还真不是那么回事。咱们一点点的道来。
先说古代的姓氏。
《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又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意思是,同一个姓那是同一个血缘系统,有着相同的血缘,主要看女的。而氏呢,那是说从怎么分的家,分别居住于什么不同的区域,主要看男的。这最早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中国上古著名的八大姓是有八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
在西周之前,姓和氏是分开的。那时的姓不仅可以分支,可以重新命名,也就是说姓也并非全由其后人承继、续传。在人类的原始游群时代、母系氏族时代乃至上古五帝时代(父系氏族)的姓与氏,不同于先秦和现代的姓氏观念。
比如,上古至五帝至西周的帝、王以及其姓、氏如下: 1、黄帝,姬姓,有熊氏,高旭氏。 2、颛顼,姬姓,名顼,高阳氏。尧,祁姓,名放勋,陶唐氏。 3、舜,姚姓,妫氏,名重华,字都君。4.禹姒姓,名文命,又称大禹、夏禹、戎禹,夏后氏。 5、汤,子姓,又称武汤、武王、天乙、成汤。 6、姬发,姬姓,名发,即周武王,为文王姬昌之子。
在西周以前,最主要的一支或几支,才承继姓。而后面的子孙是可以有新的姓的。也就是本来老祖宗黄帝是姬姓的。只是到了商汤时已经改姓不知道有多少次了。他已经姓子了。
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那么契又是谁呢?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契是帝喾与简狄之子、帝尧异母兄。
虞舜指派大禹去治水,派契、后稷帮助禹治水;十三年后,治好了水,虞舜任命契为司徒(主要掌管教育的官,等于现今的教育部部长),封于商邑。
又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劳, 被舜帝赐姓子。所以这个姓是舜恩赐的。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契后代都姓子的,只有尊贵的才配得上姓子。由于契佐出生在殷水附近,所以他的后代也以殷为姓。当然商朝的国王都是子姓的。微子姓什么,当然姓子了。
不过,还是派生出不少的新姓的。比如刚才我们说有殷氏,郝氏,彭氏,武氏,孙氏,林氏,等等,以后都成了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