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望远镜主要用来观测天体,可搭配不同焦距的目镜获得不同的观测倍数。按道理来讲,观测遥远的天体时,放大倍数自然是越大越好,可是问题来了,“大”的标准是什么?是越大越好吗?
根据天文望远镜的口径来确定
天文望远镜的口径是指物镜的直径,口径越大,进光量就越多,观测性能就越好,因此,想要让天文望远镜拥有更大的观测倍数,首先要有大口径的支持。
若想要保证画面足够清晰、明亮,观测倍数应保持在口径毫米数值的两倍左右为宜(例如:口径为70mm的望远镜,倍数最好在140倍左右),极端情况下,倍数达到口径毫米数值的3倍也能将就。但若倍数大到口径毫米数值的4倍甚至5倍,观测效果将无法得到保证。
根据实际用途确定
即便是入门级的天文望远镜,倍数基本也能达到100倍以上,用来观测距离地球最近的月球没什么问题,还可以配合太阳滤光片来观测太阳(必须要安装专业的太阳滤光片,否则会灼伤眼球)。另外,有个别美丽的星云也不需要太大的观测倍数,搭配星云滤镜即可呈现出较好的观测效果。
若想要观测距离较远,体积较大的木星和土星,观测倍数就要达到150-200倍,在观测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观测到木星的大红斑和土星的光环。
高端天文望远镜的观测倍数可达200-300倍(口径也会更大),甚至300倍以上,这种望远镜用来观测体积相对较小、距离地球较近的火星及金星时将会有更好的效果。
倍数的计算
天文望远镜一般会附带2-3个不同焦距的目镜,另外还会有增倍镜,增倍镜可以与目镜搭配使用以增加观测倍数(例如,搭配某个目镜使用时的观测倍数为100倍,如果再叠加一个2倍增倍镜,倍数就会增加2倍,变为200倍)。
另外,每部天文望远镜都有一个“最大倍数”的概念。所谓最大倍数,只是一个约定俗成,并不表示超过这个倍数就无法使用。
在了解天文望远镜的最大倍数前,再次强调一下天文望远镜的观测倍数和最佳倍数:
观测倍数=物镜焦距(单位mm)÷目镜焦距(单位mm)
最佳倍数=物镜口径数值(单位mm) X 2
事实上,天文望远镜的最大倍数就是“观测倍数”和“最佳倍数”这两个参数的较小值(或与较小值相接近的数值)。
举个例子,例如某望远镜口径为60mm,焦距为800mm,所配备的焦距最小的目镜为8mm,另有2倍增倍镜一个。可以计算一下,这部望远镜的最佳观测倍数=60*2=120倍,搭配8mm目镜使用时,观测倍数为800÷8=100倍,如果再加上2倍镜,观测倍数可达200倍。100倍和200倍这两种搭配方式,显然100倍才是更佳,200倍已经大大超出最佳观测倍数。在只有8mm目镜和2倍镜的情况下,该望远镜的最大倍数为100倍。
假如我们又为上面那倍望远镜配了一只6.6mm焦距的目镜,其观测倍数就是120倍,搭配2倍镜使用时可达240倍,这部望远镜的最大观测倍数就会变成120倍。
再假如我们又买了4mm的目镜,可以把观测倍数放大200倍,如果搭配2倍镜可以达到400倍。但很可惜,无论是200倍还是400倍,都已经大大超出这部望远镜的最佳观测倍数,用4mm的目镜观测起来将非常困难,这部望远镜的最大倍数依然是搭配6.6毫米目镜使用时的12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