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也叫社交恐怖症或社交焦虑障碍,是指对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存在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恐惧的对象可以是某个人或某些人,也可以相当泛化,可以包括除了某些特别熟悉的亲友之外所有的人。
社交恐惧症有以下表现:
一、对视恐怖症:害怕与别人对视,恐惧自己会做出丢脸的言谈举止或表情尴尬。与人见面时,心跳加快、出汗,回避别人目光,回避接触人。
二、赤面恐怖症:害怕见人脸红,被别人看到,因而惴惴不安。
三、害怕自己当众出丑,使自己处于难堪或窘困地步,害怕当众说话或表演,害怕当众进食,害怕在公共厕所里解便;或者,由于旁边有人而恐惧得手发抖以致无法写字。
四、症状:焦虑和害怕,还有心慌、震颤、出汗、恶心、尿急等植物神经功能症状。
五、认知方面:特别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行为,并对自己评价过低,害怕别人评论自己。拒绝参加各类聚会,也可能回避所有公众场合如餐厅、剧场和公共车辆等。
六、广泛性社交恐怖症:害怕各种社交场合,害怕出门,不敢与人交往,甚至长期脱离社会生活,无法工作。
社交恐惧症的治疗:
药物治疗为辅,心理治疗为主。
一、药物治疗
使用抗焦虑药,缓解焦虑情绪或伴随的抑郁情绪,减轻患者的境遇性焦虑状态,使心理治疗容易进行。
二、心理治疗
1.行为治疗
(1)系统脱敏法(也叫暴露疗法)。先让患者学会放松,将患者恐惧的剌激或情境按照其恐惧的程度由小到大按等级排列出来,然后在放松状态下逐一循序渐进地暴露于引起焦虑、恐惧的剌激,从而减轻对恐怖性刺激的害怕反应。暴露可采取想象暴露或现场暴露的形式。
(2)满灌疗法(也叫冲击疗法)。是把患者置于最令其恐惧的情境中,并要求和鼓励患者在恐惧面前不退缩,坚持到底,直到恐惧程度下降,最终不感到恐怖或焦虑为止。如乘电梯恐怖者,就让他乘电梯上10楼,对视恐怖者就让他看着人说话。
(3)模仿法(教练法)。是治疗师作为榜样去面对患者害怕的事物或处境,而患者进行观察学习。治疗师通过示范,证明患者对于某种刺激或情境的害怕是没有事实根据的,同时让患者也跟着学习治疗师的样子去接触害怕的对象。
2.认知治疗
此法是帮助患者识别和挑战负性的、不合理的想法而起到治疗作用。此法通常与行为治疗技术联合使用,疗效优于单独的行为疗法,可以采取小组的形式进行。
3.森田疗法。治疗原则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就是要让患者接受社交中的“胆怯、紧张或脸红”的症状,不把其当做身心异物加以排斥,不再关心体察心理症状,而是要带着胆怯、紧张或脸红像正常人一样交往,使症状在不知不觉中消失。简言之“思想简单一点,莫想得太多,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
(图片来自网络,谢谢供图的朋友!如果善意的借鉴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