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影视形象)
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是洪秀全和杨秀清。
洪秀全(1814年-1864年),本名火秀,后改为秀全。他在屡次参加科举而不能中之后愤然转而研习基督教,最终受基督教的启发创立拜上帝教,并劝说冯云山一起和他传播教义。后来又吸引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等人成为骨干,拜上帝教则不断发展壮大。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攻占了广西永安,而就此持续了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此拉开帷幕。当年12月,洪秀全在永安分封诸王,封杨秀清为东王、称九千岁,萧朝贵为西王、称八千岁,冯云山为南王、称七千岁,韦昌辉为北王、称六千岁,石达开为翼王,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诏令诸王皆受东王节制。而正是这一条为此后的天京事变埋下了祸根。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影视形象)
1852年4月,太平军离开永安,进攻桂林而不克。转而一路北上进攻兴安,然后经全州、永州、道州、郴州、长沙、岳州,最终来到了湖北重镇武昌城下,于1853年1月20日攻下武昌,但在武昌仅仅停留20天,太平军就撤离武昌,转而直扑他们心中的目标—江宁(南京)。
太平军顺江而下,先后攻克九江、安庆、芜湖等军事重镇,最终到达江宁,并于1853年3月19日攻克江宁,成功进入城中,并改名“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太平天国农民政权。而就此在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江苏等省辗转了两年的太平军终于安定了下来。
(太平天国全盛疆域图)
然而此时清军为了扼杀太平军,先后在南京城外孝陵卫建立了江南大营,扬州城外建立了江北大营。同时太平军也没有闲着,先后派出了由林凤祥、李开芳率领的北伐军和由胡以晃、赖汉英、曾天养等人率领的西征军。
后来虽然北伐军虽然失败了,但是西征军却取得了重大成果。西征军溯江而上,先后攻克安庆、九江、武昌等重镇。与此同时,天京附近的太平军在东王杨秀清的指挥下,先后于1856年4月和6月攻破江北和江南两座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而在此时,太平天国也迎来了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疆域与清朝对比图)
虽然说太平军先后发展到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省,也先后攻克过600座城市,给人感觉太平天国实际疆域很大。但是这些大多数属于随占领,随丢弃的情况,因此太平军即使是在全盛时期也只相对控制了从武昌、九江、安庆到天京的沿岸地区,以及江西的大部分地区。而且即使是在这些地区,太平天国的控制也非常不稳定,经常是和清军处于拉锯战的状态,就一座武昌城就反复易手,首都天京也一直处在清军的包围状态之下,因此说太平天国全盛时期的控制区域也不超过100万平方公里,连清朝面积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虽然如此,但是也不要小瞧了太平军占据的这一块地盘。这里可是两江地区,是清朝最富庶的地区,也是清朝的赋税重地,是清朝的财政支柱,这也是清朝如此想要迅速剿灭太平天国的原因。
(晚清名臣曾国藩画像)
然而盛极必衰的道理再次在太平天国身上得到验证。在攻破江南江北大营后,杨秀清的风头一时无两,权力欲也极速膨胀,这引起了天王洪秀全的极度不满,洪秀全引早就对杨秀清不满的北王韦昌辉回天京诛杀杨秀清,最终导致了天京事变。天京事变中,东王杨秀清的家人部众共两万余人被杀,随后北王韦昌辉的暴虐嗜杀也引起了其他人的不满,因此韦昌辉也被洪秀全下令诛杀,翼王石达开则受到洪秀全的猜忌而率领太平军主力出逃,太平天国就此转衰。1864年7月19日,曾国藩的湘军攻进天京,太平天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