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我们一直认为兵马俑是陪葬品,但随着考古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兵马俑不是陪葬品。
首先,兵马俑坑中出土了4万余件兵器,全部来自秦国本土,而没有一件来自东方六国;此外,兵马俑坑中出土的兵器皆有“某某年吕不韦造兵器”等铭文,工匠籍贯也都为秦国本土,没有来自六国的工匠。而其中最晚的一件兵器是公元前228年制造的,此时距离秦始皇统一六国还有7年时间。也就是说:兵马俑是在秦王时代完工的。《史记》记载: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而兵马俑服饰却是五颜六色,这也佐证了兵马俑早在秦统一之前就已经建造完成,与秦始皇陵在秦始皇死后才完工有着很大差异。
其次,兵马俑坑距离秦始皇陵封土距离有1.6公里,这种布局也不符合戍卫需求。如果秦始皇希望死后有卫队长相守卫,那么兵马俑应该在秦始皇陵封土附近更为合理,岂有卫队离统帅1.6公里这么远的道理?
第三,兵马俑坑为半地下结构,其上方原本有棚木并且高出地表,这与秦始皇陵其他陪葬坑低于地表8-10米形成鲜明对比,坑内甬道纵横交错,仅1号坑就有供人行走的通道多达20个,这种完全开放式的结构完全不符合深埋地下的陪葬规格。
第四,兵马俑为真人大小的陶俑假人,但兵马俑配发的兵器却采用了实战用的真实兵器,并严格按照秦国兵器的制作要求,层层把关,刻有工匠籍贯姓名,彼时,秦国尚未发动对六国的统一战争,如果这个时候就耗费国力将大量实战兵器用于陪葬,显然不合常理。显然,这些兵器原本就是用于实战的。秦末时,周文的大军攻入关中时,章邯曾统率刑徒前往抗击,章邯曾说“今发近县不及矣。骊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如果兵马俑原本就是一座开放的军事基地的话,那么章邯就近从这里取走兵器,也就顺利成章了。如果兵马俑坑是陪葬坑,章邯是断然不敢挖掘秦始皇陪葬坑来武装刑徒的。
此外,尉缭在任秦国国尉时,曾提出“治兵者,若祕于地”,李斯在获罪为自己开脱时,也曾向秦二世提起自己的功绩“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阴修甲兵”。而韩非子在出使过秦国后,也曾向韩王提到:秦国在修象兵“与象人同事也,夫知祸磐石象人”。这个“象兵”应该说的就是兵马俑。如果兵马俑只是陪葬用途,韩非子不会这么紧张的向韩王上书示警,应当是韩非子发现了兵马俑的军事用途。
综上,兵马俑坑应该是秦王嬴政在统一六国前,秘密在骊山一带修建的军事演练基地,用于训练军官,为统一战争做准备。出于这种目的,兵马俑如此大规模的工程没有被史书记载,也就合理了。毕竟,秦始皇陵修建的细节都被司马迁记载了下来,兵马俑如果是陪葬附属品,又怎么会漏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