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塞下曲李益(李益的千古名篇《夜上受降城闻笛》为什么被评为中唐七绝之冠)

 2022-09-03 06:48  阅读 19

摘要:李益是谁?他与才女霍小玉始乱终弃的爱情颇被后人诟病, 然而,他的诗却占有一席,被称为中唐最后一个边塞诗人。 胡应麟在评唐人七绝中,以李益为盛唐以下第一人,认为“可与

李益是谁?他与才女霍小玉始乱终弃的爱情颇被后人诟病,

然而,他的诗却占有一席,被称为中唐最后一个边塞诗人。

胡应麟在评唐人七绝中,以李益为盛唐以下第一人,认为“可与太白、龙标竞爽。”

这样的评价很高,这首诗便是其代表作。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回乐烽: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

受降城:唐太宗于灵州受突厥一部之降,故灵州称为受降城。

芦管:即胡笳,以芦叶为管的乐器,与羌笛一样,胡地乐器。

人品连累诗品,为何这首诗仍冠以中唐七绝之一?

1 中唐优秀边塞诗人少

边塞诗中的拔尖者王昌龄,岑参,王之涣,高适,将边塞诗写得荡气开阖,无人可及。

到了中唐,这些大老们大多已作古,而中唐诗人中佼佼者,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等,都不擅写边塞,找不出像样的边塞诗。

李益是出塞次数最多,戍边时间最长的诗人,他对边塞苦寒生活的体验,能够写出深有体会,情真意切的诗句来,也是中唐最优秀的边塞诗。

生逢其时,避开了群星闪耀的盛唐时代。

2 这首诗足以称道

一二句,妙在“沙似雪”“月如霜”,

茫茫大漠如雪覆盖,泛着白光,月光如霜,漫天的沙地也染上一层清冷的寒气。

六个字境界全出,强调“冷”,却是大漠美得发冷,环境的渲染,寂静清寒,渗透着诗人的爱恨交织。

静默的夜,将军马上,征夫楼头,被这清冷,孤寂所笼罩,这既是他们热血守卫的疆土,又是远离故土的愁苦,内心有着怎样的痛苦与不堪!

联想到高适的诗“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是雪融春归,牧马回来,月明清晖的开阔明朗,

而这一首也有沙雪与明月,格调却安静清冷唯美得多。

三四句,妙在一“尽字”,

一片岑寂中,不知何处吹来一声芦管的吹奏声,随风而至,时断时续,竟吹动了所有人的乡愁。

一“尽”字,凝重,味长,所有将士无一例外,在这清冷月色中,不约而同地一致伤怀。

如果不是征人的思乡之心急切,如果不是征人彻夜难眠,这乐音怎能扰动他们鏖战后的沉酣呢!

李白也有一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也是笛声一响,整个洛城一片思乡的静寂,但春风却是温暖的词。

而这一首,芦管一响,所有征人不约而同都望向远方的故乡。

“征人”强调战争未完,“一夜”时间之长,“尽”强调全部,苦味深重,令人震撼。

李益要表现的就是“苦”,而不是“壮”,作为出塞次数最多的诗人,他更能体会戍边悲壮后的苦。

“沙似雪,月如霜”便是一幅有境有人的画面,环境之苦,意境之美,戍情之沉重清晰呈现,“尽”便是征人无尽的苦与愁,孤寂与无奈。简洁的文字后是空灵的意境与沉重的戍情。

将美与苦凸显,是诗人的良苦用心与匠心独运。

李益的边塞诗《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同样也是佳作。

关键字: 塞下曲 / 千古 / 名篇 / 李益 / 
曝摩托罗拉Razr2020折叠屏手机将采用更大尺寸屏幕 苹果正式推送watchOS6.2.8首个开发人员测试版 冰心的简介(冰心作者简介) 人民银行批准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设立许可 适老化改造彰显科技温度(新知) 华为畅享z电池容量多少畅享Z续航能力充电速度评测 法国推电动汽车租赁补贴政策每月只需100欧元 你好李焕英简介(你好李焕英导演介绍) 立陶宛在哪(立陶宛简介) 品牌人物百科可以做?看看500强创始人杨国强百科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模板演示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 联系方式:osnev93x5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