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方式 ≠ 爱
一个人的成长,其本质上是逐步社会化的过程。性格养成以及社会各种现象,都是逐渐形成的。所谓有果有因,因果相续。所以,对于恶行要防微杜渐,等到出现重大事端,就悔之晚矣。
不由想起《易经》坤卦的启示。
《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用今天的话说,意思是,积累善行的人家,必定会有多余的吉庆留给后代;积累恶行的人家,必定会有多余的灾祸留给后代。像臣子杀害国君,儿子杀害父亲这种大罪,其原因不是一天之内突然发生的,而是长期逐渐累积形成的,只是由于没有及早辨明罢了。《易经》说:“脚下踏着霜,坚冰将会到来。”
此处的善恶是相对泛指的概念,并非今人以现代汉语理解的道德意义上的好人坏人好事坏事。天下没有不疼爱子女的父母,爱当然是善。但爱与爱的方式却是两回事,爱是情感,是内在的因,而爱的方式是行为,是外在的果。内在的情感只能通过外在的行为被感知。善因不必然导致善果。具体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行为,即家长爱的方式,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则是善,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则是恶。
更严重的问题是,儿童对于爱的感知是行为的,感性的,甚至完全是机巧利益的。随着经验的逐渐丰富,青少年对于爱有了更深的理解,但依然无法完全理性。当然,现实情况是,即使我们成年了,又怎样了呢?!
事实上,当父母出于对子女的爱而行管理教育时,孩子们感受到的大多数情况都并非“善”行。除非在极特殊情况下,如危险来临之际所彰显的无私无畏,年幼子女才有可能直接感受为父母之爱。网络上边哭喊边练琴边嚎啕边作业的视频比比皆是。令人莞尔忍俊不禁之余,我们大都没有意识到,其实中间都隐藏了不小的成长危机。如果儿童成长过程中长期感受到的是有“恶母”相伴,就会留下“仇母”情节。即使长大了,尽管意识中理解了当年父母的良苦用心,但其潜意识中的心结依然会以隐蔽的方式继续泛化,一旦条件具足,这颗种子便有可能在其它方面以我们无法意料的方式释放出来……
因此,家庭教育要务必留意“趋势”与“方向”,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毕竟,原生家庭不论是穷还是富,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依然是来自父母性格、情绪、价值观、思维和行为模式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也正酝酿在孩子的未来之中,暗潮汹涌。
不过,另一方面,我们中间又有几个家长对于孩子的爱是真正理性的呢?!有几个家长不是基于对自己的贪爱,进而外化为溺爱孩子,却浑然不觉的呢?!我们都清楚,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如意处十之八九。不顺的时候需就要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或忍耐,或化解,以度过危机。古话说“易子而教”。可实际情况是,今天的学校,今天的老师,还有几个敢于拿起戒尺行使惩戒权的?!原因一目了然,我们都心照不宣,无需赘言。可长此以往,缺失了挫折教育的孩子们,哪里还会有一点点承受能力?!
竞争激烈的世界当然需要我们在关键时候逼孩子一把,关键时候守住底线,不妥协!但同时也绝不可因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而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就能够理解家长的用心,进而更应该所谓“感恩父母”。注意,这彻头彻尾地完全是两码事!正如小孩子只能感受到良药之苦,却无法真正理解良药之良。毕竟,理解绝不是想当然的一厢情愿,而需要双方拥有相同或类似的背景和体验。
管教孩子要尽量做到严而不厉!严,是标准,规则。厉,是指情绪,态度。伤害孩子的,往往不是标准和规则,而是我们的情绪和态度。
举个数年前的实例。
一对在美定居多年的年轻夫妇首次携子回国。第一天晚上,四岁的女儿兴奋不已,到了惯常就寝时间,依然不睡。于是,爸爸哄着孩子上楼,安顿好后又回到楼下,继续跟爷爷奶奶家人聊天。结果,孩子睡不着,自行下了楼,爸爸妈妈劝不回。于是,爸爸不顾孩子哭闹和家人劝阻,抱起孩子哄着上了楼,态度庄重平和,跟孩子反复强调的是,到了时间就该遵守。安顿好后,爸爸又下楼,过了不一会儿,孩子再次下了楼,于是又哄着抱上楼。如此四轮,孩子才终于不再挣扎,顺利入睡!
其中的善与非善,已在严而不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回到坤卦文言。积善之家的“善”,是通过趋势的观点来强调“积”的重要,并且以“必有”来下断语,以此提醒我们多加注意。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家长如何平衡自己爱与爱的方式,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领悟。
总之,我们每个人作为行为主体与道德主体的角色,须时时铭记,自己负责才是人生的重点。
原创分享,敬请关注!
(配图:体育中考在即,为了拿A,家长们很感激五十多岁的侯老师对孩子们下手之“狠”!——可如果是在平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