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一个懂你爱你的伴侣,两个人组成的小小世界,便可以抵挡时间所有的坚硬,在面对生活的磨砺与残酷时,不觉得孤苦,不会崩溃。”这是摩西奶奶在100岁时,向后辈诉说的相伴的幸福。
谁不曾对自己的爱情充满想象,对热烈的爱恋,更是不比向往。但是当遇到相处难的困境时,你又忍不住抱怨——“你还是不懂!还是不懂!”当你不小心陷入,多角的感情纠葛,你会不由感叹——“曾经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或当你遇到位执迷的恋人,在给你带来所有浪漫的体验之后,又给你带来不禁的质疑和猜忌时,你会止不住地觉得——“平平淡淡才是真!”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人,在读完《我们仨》之后,止不住泪如雨下的原因。无不是被杨绛先生和钱锺书先生的感情所感动。《我们仨》是杨绛先生用朴实的语言,为我们娓娓讲述他们一家三口在一起的“独家记忆”。在爱人和女儿相继离世之后,她感觉自己的日子也不多了,不能将时间浪费在悲伤中,继续为逝去的家人做些事情才会更有意义。继而著写了《我们仨》,还不断的在整理钱锺书留下的大量笔记,望给后人留下有用的学习资料。
杨绛先生出名早,她写的剧作《称心如意》、《弄假成真》,在当时就已经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可她却笑称那都是为了糊口。她还出过几本书,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可当人们称她为作家时,她觉得自己非专业的,担不起这个称呼。她的翻译作品《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等,都是业界的经典,不过也引来了些反对声音,杨绛先生并未理会,直到事件被舆论带偏了,她才不得已出面澄清。
杨绛先生这一家,都是学者,向来淡泊名利,生活简朴,做事严谨,但不要认为他们仨是无趣之人。虽然《我们仨》的前两部分,读起来带着浓浓的悲伤,也许是过于思念所致,那个“万里长梦”,显得太过真实,让人久久不能醒来,但在第三部分里我们可以读到许多趣事,能把之前的悲伤冲淡许多。
杨绛先生说,他们夫妻一同留学英国的那一年,是她生平最轻松快乐的一年!我也很喜欢阅读讲述他们留学的这一段,不论是在英国还是在法国。因为在此期间,趣事不少,钱锺书先生因自理能力差,闹出了不少笑话,一个憨萌的形象就印在了我的脑海。
像“他初到牛津,就吻了牛津的地,磕掉大半个门牙”,还有杨绛先生生钱瑗在医院,钱锺书先生一个人生活的期间,常苦着脸来说“我做坏事了”,弄翻墨水染了桌布,“我又做坏事了”,不是把台灯砸了,就是把门轴弄坏了。如此一来,总能得到夫人杨绛地一番安慰。
钱锺书先生也有他贴心的一面,除了读书,他会每天陪夫人杨绛出门“探险”——散步,做饭时,给夫人当助手,此处还原一段温馨的画面——“我刚剪得一刀,活虾在我手里抽搐,我急得扔下剪刀。。。。。。锺书问我怎么了。我说:‘虾,我一剪,痛得抽抽了,以后咱们不吃了吧!’锺书跟我讲道理,说虾不会像我这样痛,他还是要吃的,以后可由他来剪。”
当他们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孩子时,“锺书谆谆嘱咐我:‘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当他如愿的看到自己的女儿时,得意地说,“这是我女儿,我喜欢的”。再当他将妻儿接回住处,便剥嫩蚕豆瓣和鸡一起炖汤,再照顾产妇吃下,夫人杨绛称道“钱家的人若知道他们的‘大阿官’能这般伺候产妇,不知该多么惊奇”。
我们的脑海浮现这目目幸福的画面,那比当事人还要激动呀!其实幸福就是那么简单!
从他们一家回国之后,顺着国内局势的动荡,起初分开的一家人,又聚到了一起。在沦陷区的生活何其艰苦,但是一家人同甘共苦,再加上他们能自给自足,已觉得满足,钱锺书先生还曾发誓,“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学者们,对祖国的统一、强大,有更深刻的理解。“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解放后,他们一家直扑到文化教育上,努力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发挥自己的余热。
之后是文化大革命,哪怕三人各在一方,处境艰难,而他们的心中只装着对家人的惦念和牵挂,和再一家团圆期待。不去在意当时对“旧时代的知识份子”的恶语和伤害,在有亲友相继离世的噩耗传来,他们忍住悲痛,更加努力保护自己和家人。相扶相守走过那段岁月,不再放开彼此的手。
能读到此书,我的内心充满感激!感激这家豁达的人们!已知相知相守不易,如果你还未遇到那个人,也不要着急,“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如果你已牵到彼此的手,那就趁着彼此的相爱,多留下些温馨的记忆,到我们也老去时,相伴我们的会是嘴角幸福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