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玉米价格走出“前高后低”的走势,前期受双重收储利好消息的带动下,玉米价格出现了小幅度上涨,但由于基层粮源不断上量,使得玉米价格上涨乏力,特别是3月下旬,整体表现不太理想。进入4月份,华北地区玉米价格似乎有止跌反弹的迹象,多个玉米深加工企业连续几天上调收购价,也带动了东北地区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进行调价,个别企业单日涨幅达到了30元/吨,如果这样的行情能够持续,那么玉米价格将会有明显的表现。4月份华北玉米迎来上涨,后期玉米价格值得期待吗?微尘微视界认为4月份玉米价格大概率将稳中有升,但整体涨幅有限,不具备持续性,手里有余粮的还是得理性看待,避免盲目惜售,原因有以下几点。
2018年在玉米主产区遇到不利天气,使得玉米采收期、产量等都有所影响,年前农民惜售心理较强,年后售粮进度明显加快,特别是3月份农民主动卖粮的现象增多。3月5日时玉米主产区累计收购价为7704万吨,同比减少460万吨,到3月31日时,累计收购量为9540万吨,同比增加625万吨,月初时同比还减少四百多万吨,到了月底反而增加了六百多万吨,看似简单的“一减一增”,背后却反映着基层农户售粮心态的变化。综合来看,基层粮源数量不断减少,东北地区多地余粮在1成左右,华北地区虽然余粮相对多些,但也只有2—3成,售粮高峰期均已过。在基层粮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集中供应的现象将难重现,玉米价格反而容易上涨。
近期玉米价格的表现可以说“东北弱、华北强”,华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较多,每年需要消化较多玉米,进入4月以来,华北地区多个玉米深加工企业上调收购价,如4月2日山东地区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上调收购价,上调幅度在10元/吨,4月3日、4日,玉米深加工企业迎来较大范围的上调收购价,上调幅度为6—30元/吨。此时上调收购价格也有一定的原因,一方面是当地基层粮源不断减少,收粮难度有所增加,另一方面是东北粮源入关的减少,使得玉米价格有所上涨。玉米深加工企业连续上调收购价时,现货玉米价格也有提振作用,容易带动价格上涨,当然企业受自身利润限制,往往会出现震荡行情,先涨再回落,整体震荡上行。
在进行临储玉米拍卖之前,按照往年的习惯,会提前进行地方拍卖,有着测试市场反应作用,为临储玉米拍卖提供重要参考。3月27日、3月28日先后发出了吉林、内蒙古地区的玉米拍卖,吉林地区58%的成交率,而内蒙古地区6.1万吨全部流拍,今年的玉米首拍,并没有像去年那么受追捧,相反还略显的观望情绪较浓,不过也有一个好的现象,那就是拍卖底价远高于当前的市场价。地方性玉米拍卖底价偏高,一旦成交率明显上升,说明市场活跃度很高,容易带动玉米价格的上涨。往年临储玉米给市场冲击较大,今年临储玉米投放量只有7900万吨左右,如果按照去年的节奏来,很明显不够拍的,所以在拍卖时间、投放量等方面无需调整。
港口玉米库存量今年可以说有点反常,南北港口均创下了历史记录,一方面是由于基层售粮积极性很高,而下游走量一般,导致港口积压了很多,南北港口玉米库存量偏高,对于现货玉米价格也有一定的影响。对玉米价格上涨还有一定影响的就是玉米进口问题,这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进口玉米与国产玉米相比,价格差异明显,很多时候进口玉米到港价格不超过1700元/吨,比现货玉米价格还难便宜。3月份玉米价格有所调整,一方面是基层粮源供应量相对充足,另一方面是玉米进口量不断增加,4—7月份是玉米进口的高峰期,玉米进口量今年大概率会有所增加,这对国产玉米价格来说不是好现象。比玉米进口更担忧的是其替代品,由于替代品不受进口配额限制,一旦全面放开,玉米消费所谓的缺口将不存在,玉米价格也会有所波动。
总之,4月份基层粮源已经所剩无几,农民手中的玉米已经转移到贸易商和粮库手中,而临储玉米拍卖还未开始,玉米深加工企业收粮难度有所增加,在价格博弈过程中,玉米深加工企业存在一定的补库需求,有利于带动玉米价格的上涨。然而由于玉米深加工企业自身利润有限,上涨幅度不会很大,基本上先涨一些然后再回落,还有一个不利因素就是玉米进口问题,如果能确认进口玉米的相关细节问题,那么进口玉米带来的影响就会小很多。以贸易磋商为例,3月份进口的30万吨是否在配额之内?目前还未明确,而且大概率还会增加进口量,一旦税费降低,玉米进口量增加,对国产玉米价格来说肯定有不小的影响,至少心理作用较大。个人认为进入4月后,玉米价格整体将稳中有升,涨跌幅度都比较有限。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4月份华北玉米转为上涨,后期玉米行情是否值得期待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