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论语.八佾篇》,原文是,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其中“韶”、“武”,在这里分别代表歌颂舜和武王的乐曲。朱熹注释:“韶,舜乐。武,武王乐”,《礼记.乐记》中有这样的内容,“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意思就是王者建功立业后,编撰乐曲,以教化天下。
“美”、“善”, 朱熹注释:“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意思就是美是乐曲本身曲调优美,而善则是指乐曲的内涵。
本章的译文,孔子谈到《韶》乐,说:“《韶》乐的曲调优美,内涵也非常完善。”谈到《武》乐的时候则说:“《武》乐的曲调也是很优美的,但是内涵方面差一点”。
之所以说《武》乐在内涵上差一点,朱熹是这样注释的,“舜绍尧致治,武王伐纣救民,其功一也,故其乐皆尽美。然舜之德,性之也,又以揖逊而有天下。武王之德,反之也,又以征诛而得天下,故其实有不同者”。舜是接受了尧禅让成为君主的,而武王是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救民于水火。他们的功业是一样的,所以这两部乐曲的曲调也都很优美。但是舜的德行与武王的还是有差异的,得天下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故两部乐曲的内涵相比较,是有差距的。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之所以说《武》乐“未尽善也”,并不是说武王与舜的德行有差距,仅仅是指乐曲本身上存在差距,《韶》与《武》相比,列平和,《武》多了杀伐之气,故未尽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