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瑞被誉为“单口大王”,其单口相声可谓出神入化。但从单口相声水平而言,超过刘宝瑞的人还真有,这便是相声界大门长张寿臣,而水平相当的至少还有马三立,其余单口相声也有不错的,比如苏文茂、马季、白全福等,但和上面几位相比,还是有明显差距的。
刘宝瑞是当之无愧的单口相声大王,其虽然也表演对口相声,和侯宝林、郭全宝等都搭档过,但是其在相声界最为人称道和熟知的还是单口相声。
刘宝瑞生于1915年,比马三立仅小一岁,十三岁的时候,刘宝瑞拜师张寿臣,正式学习相声,凭借过人的天赋,刘宝瑞开始在相声界崭露头角。之后,刘宝瑞也和许多相声艺人一样跑码头挣钱,天津、济南、南京都去过,而在解放前后,刘宝瑞还曾去天津表演相声,成为第一个把相声带到香港的艺人。
解放后,刘宝瑞回到北京,调入中国广播艺术说唱团,和侯宝林、郭启儒、郭全宝并称四大导师,而且也曾多次进中南海给党和国家领导人表演相声,不幸的是在文革时期,刘宝瑞遭到了严重冲击和破坏,最后在下放的山村中,被批斗至死。
刘宝瑞的相声技艺高超,尤其是表演的单口相声,既有很高的艺术魅力,又有一定的文学性,其在长期的表演过程中,博采众家之长,逐步形成了“使活”细致、瓷实,“包袱儿”别致、含蓄和声、容、情、神兼备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凭借高超的表演水平,刘宝瑞也赢得了“单口大王”的称号。
张寿臣是相声界的一代宗师,其师承相声名家焦德海,由于在寿字辈中拜师最早,且威望最高,因此成为了寿字辈的门长。
张寿臣生于1899年,父亲是著名的评书艺人张诚甫,张寿臣早年就在北京学艺,后在天津演出,并和万人迷李德钖搭档表演,李德钖出走并暴毙东北后,张寿臣成为当时最受欢迎、威望最高、最有能耐的相声演员,经常演出爆火,并首次作为相声艺人到电台录制节目。
张寿臣晚年致力于单口相声的表演传承,著名曲艺评论家薛宝琨教授评价他:“张寿臣建国以前就是大师,传统的单口相声经张寿臣之手,达到经典的程度。”几十年的相声表演生涯,使得张寿臣的相声造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表演单口相声可谓座无虚席,一票难求。不过遗憾的是张寿臣建国后,表演不多,留下的音像资料更少,以至于现在观众对其知之甚少,但要说单口相声水平,恐怕张寿臣还要在徒弟刘宝瑞之上。
单口相声表演难度较大,因此一般相声演员大多都选择对口相声,有固定的搭档,虽然偶尔也表演个小段,但是主要精力还是在对口相声上。马三立在解放前就已经成名,和侯宝林、张寿臣、常宝堃等并列天津最受欢迎的五档相声演员,而解放后,马三立更是将马氏相声发挥到了极致,尤其是晚年,马三立的相声水平可以说是无敌的存在,是相声界技艺水平的高峰。
马三立在搭档王凤山去世后,并不再表演对口相声,而是专业从事单口相声表演,当时的马三立已经是数十年的功底了,别说表演单口相声,就是往台上一站,浑身都是包袱,所以马三立晚年的许多单口相声个顶个的都是经典,不过由于年龄原因,马三立的单口相声段子都不长,和刘宝瑞长篇的单口相声属于不同类型,各有千秋,但就水平而言,两人也可以说难分伯仲。
单口相声表演难度大,并不受欢迎,白全福、苏文茂、马季等也都说过,但并不是主业,偶尔表演,水平看起来和上面三位差别不小,而如今来看,相声界能继承单口相声技艺的更是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