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歼-20的造价问题,官方没有进行任何信息披露,所有的网络数据都来源于国外智库的估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歼-20的成本绝对要低于美国的F-22,但绝对要比现役的三代机要高得多。
当前流传比较广的数据为歼-20单价成本约1.1亿美元,有说法是该数据是美国人根据歼-10总师宋文骢的回忆录计算得出的,我个人也特意查询了相关依据,但遗憾的是并未找到类似的可靠依据,很难对该数据的真实性作出判断。
其实,从世界战斗机发展史来看,随着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战机的成本呈现出明显的水涨船高发展态势;上世纪90年代,隐形技术的出现,将战斗机的发展成本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出现战机造价比黄金还贵的现象;突出的代表作品就是美国的B-2隐形轰炸机24亿美元的单价,其F-22隐形战机的成本也到达了2.2亿美元/架。
一般情况下,战机的成本与研发经费、机载设备以及生产数量息息相关。一个型号的战机最直接的降低成本方法就是获得采购更多的数量,从而使得开发经费、生产线开设以及制造材料等成本得到更多分摊。现役的几款隐形战机中,迄今为止生产数量最多的当属美国F-22攻击生产了187架,其余的隐形战机型号刚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根据LM官方公布的F-35采购案来看,从2007年财政拨款到2049年,美国空军F-35A型拨款1763架,海军部拨款的F-35B/C共计693架(2007年-2032年度拨款数据),所有型号加起来共计2456架。由于产量上去了,F-35型美国自用型的采购单价将至了1亿美元左右,甚至有消息披露F-35A低至7800美元;外贸型的单价由于涵括一系列装备等子文件,14个采购国的单价各不相同。
由此可见,同为隐形战机,产量的提升对于降低战机采购成本还是有较大助益的。我国相比美国在军工体制、原材料以及劳动力成本上都要相对低于美国的水平,这也使得国产战机的采购成本要低于美国的同类机型。
以美国的F-16战机为例,该型机的采购成本约为3500万美元(美国自用价格不包含外贸机型),其总计生产数量达到数千架;而我国同类机歼-10,系列产量不过几百架,采购价格大致与F-16的3500万美元接近,最新的歼-10C型因升级了航电设备,国内采购成本接近4000万美元。由此对比,F-16和歼-10在产量不等比的情况下,生产成本大致控制在一个相对较低的范围内。
歼-20的生产成本大致也能遵循这一计算法则。美国F-16和F-35的单价约为0.4左右,参照这一数据,歼-10 和歼-20的生产成本就有倍数差,歼-20的保守采购成本在1.2亿美元左右,这一数据仅供参考,实际数值应该会有较大的波动。
总而言之,歼-20的生产成本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其机载设备以及相关材料运用都属于机密,外界只能从获取的点滴信息中去揣测,很难得出比较中肯的数据值,因此计算起来太过复杂;同时由于货币的汇率变换,这一数值又处于一个波动状态下,很难得到准确的数值。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歼-20的成本绝对不会比F-22高,应该和F-35成本比较接近,但绝对要比国内现役三代机成本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