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公元前87年后,字子长,夏阳人,今陕西韩城南,家学渊源深厚,曾师从著明学者孔安国和董仲舒,青年时期曾游历四方,这些都为他日后修史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史记》前后写作经历了14年才完成,共52万余字。《史记》,又名《太史公书》,位列‘’正史‘’之首,24史一,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含8书、10表、12本纪、30世家、70列传,记事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共计3000多年。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传记文学的典范,也是古代散文的楷模。
司马迁在史官家庭中长大,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自幼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从10岁开始诵读,用籀文写就文献,从小打下了坚实的古文基础。师从儒学大师孔国安学习古文《尚书》,向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
父亲司马谈曾任太史令,是一位刻苦勤奋的学者。子承父业,司马迁担任太史令,利用工作上的便利,翻阅由国家收藏的各种文献资料。父亲把修史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可惜壮志未酬而与世长辞。司马迁在与父亲生死诀别之际,接受了修史的嘱托,修史的决心从此下定。三年后,继任太史令。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他在参与制定太初历以后,就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史记》的写作。
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司马迁因向汉武帝解释事情原委而被捕入狱并处以宫刑,在形体和精神上都对他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出狱后,任中书令,他忍辱含垢,继续写《史记》。
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动机前后是有分别的,开始的时候和父亲一样的,司马谈有感于自孔子作《春秋》之后,再无系统的历史著作出现,战国至秦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未能写入史书,因此,他要修订部历史著作,一方面继承古代史学传统,同时,也要弘扬一下汉代的辉煌。
经历李陵之祸以后,他的心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修史的动机也发生了变化。他在列举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著书立说的动机时称:‘’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太史公自序》)他认为自己也属于发愤著书的类型,是在经历磨难之后,通过著书来抒发心中的抑郁和不平。由于身陷囹圄、遭受宫刑,不再把修史仅仅看做是对以往历史的总结、对西汉盛世的颂赞,而是和自己的身世之叹联系在一起,融入了较重的怨刺成份,许多人物传记都寓含着作者的寄托、磊落而多感慨。
司马迁修史过程中,前后心态的巨大变化,赋予《史记》丰富的内涵,它既是一部通史,更是作者带着心灵肉体创伤所作的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