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郑州花园口(你知道郑州花园口吗?花园口这个地方为什么说对每个人郑州人都有着重大意义)

 2022-08-30 18:44  阅读 24

摘要:花园口,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北郊15公里处。最早这里并不叫这个名字,只是到了明朝期间,一个朝廷大官在此处修建了一座大花园,方圆500余亩,且四季花木终年盛开不谢,人们争相前

花园口,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北郊15公里处。最早这里并不叫这个名字,只是到了明朝期间,一个朝廷大官在此处修建了一座大花园,方圆500余亩,且四季花木终年盛开不谢,人们争相前往观赏。后来,黄河改道,滔滔洪水把这座美丽的花园淹没。从此,这里就成了一个渡口,人们便称之为花园口了。

自有了文字记载以来就有了黄患的记录,这条饱经忧患的大河,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沉重的记忆。1938年6月9日,花园口被挖开,汹涌黄河之水似猛兽一般,瞬间淹没豫、苏、皖三省44个县市,造成1200万人受灾,500万人流离失所,89万人命丧黄泉。如果说天灾,老百姓只有怨政府治水不力;但如果是人祸,老百姓只能用反抗来对待政府。所以,花园口事件一直是当局高度保密的一件事。直到战后才有消息传出,该事件是抗战时期当局故意所致。

一、迫于形势紧张,决定以水阻敌。

1938年5月19日,徐州失陷,国军几十万人向豫东、豫南撤退。日本土肥原师团紧随其后,向陇海线挺进。他们的动机已经很明显,不仅想支援土肥原兵团,更想进犯平汉路许昌、郑州一带。于是,蒋光头下令,命令程潜立刻停止进攻,主力迅速转移到豫西山地。

程潜接到命令后,马上与参谋长晏勋甫、副参谋长张胥行决策西撤步骤。晏勋甫认为:第二十集团军与土匪原师团已经激战数日,伤亡很大,一时难以恢复战斗力。更何况日寇就在眼前,不容他们有丝毫的犹豫。他对程潜说:“早先曾拟过两个方案,一个是放弃郑州,给日寇留下一个空城;二是扒开黄河堤岸,以水淹敌。让敌人的机械化部队大部分的装甲车,卡车在滔滔大水中寸步难行。” 程潜在一边一声不响地吸烟,算是默许。

这个的计划呈报给蒋光头后,稍加思索后,决定“以小的牺牲,换取大的胜利”。在召开的最高军事会议上,蒋表示决定实施。同时他宣布此为最高机密,必须秘而不宣,也不能事先告知百姓转移。这时,军政部长陈诚提出:“事前及进行过程中保密容易,大水淹后,必有记者来访、报道,必究其原因,届时如何说法呢?”蒋微微一笑,下巴向上一抬,说:“日机不是到处狂轰滥炸吗?”于是,以水阻敌的方案就这么定下来了。

二、方案实施,效果明显。

6月7日深夜,一批负责警戒的官兵把附近的老百姓叫起来,迁往10里之外的安全地。拂晓时分,新八师师长蒋在珍下令破土作业,工程进展很顺利。9日,堤坎被挖开。顿时,河水汹涌而出,激流冲刷之下,堤坎自行消失。决口成功了。第二天,浓云翻滚,天又下起了倾盆暴雨。水位猛涨,这时的洪水已像猛兽一般,吞人毁村。

毁堤形成了长400公里,宽数十里的“黄泛区”,成了中日两军的“军事分界线”,南京占西,日军占东。这次放水,致使日军14、16两个师团已经攻入中牟、尉氏、新郑的两路人马被洪水围困,遭到全歼,辎重装备损失也很惨重。并且进攻武汉的企图,也被迫推迟了3个多月。

应该说,以水阻敌在军事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百姓遭殃了。在蒋看来,这些都是因为日寇入侵中国造成的。没有他们的入侵,怎么会出此下策?这也是他的无奈之举。由此,决口的罪魁也就应该是日本人。

三、记者招待会上,混淆视听。

决口后的第三天,汉口出版的《大公报》、《申报》等大小报纸纷纷刊出消息:敌军于9日不断以飞机大炮猛烈轰炸中牟附近黄河堤岸,造成南岸大堤出现决口,造成重大伤亡。至此,日机炸开堤岸形成水患的消息很快传到全国各地。举国上下愤怒声讨,同时引起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

但是东京很快作出反应,矢口否认,并称这是中方嫁祸于他们。6月13日,陈诚在汉口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通报了日军轰炸经过。有记者问道:“东京方面声称,该事件是南京政府自己炮制的,对此,部长先生有何评论?”“无耻之尤!”陈诚正色厉颜,“日本惯用欺骗宣传,他们不但不知忏悔,反而血口喷人,把毁堤的罪行移解到我们身上。令人愤慨之至!此种诬报,毋庸辩驳……”

英国记者提出请求:希望能到现场采访,以便把日军的罪行进一步公诸于众。在场记者也都表示赞同。陈诚答应道:等到敌机轰炸稍为平静后,就安排采访。蒋听了陈诚的汇报后,点头赞许,并指示林尉道:“准备一份日机炸堤的书面材料,要详细些,由守军军官向记者宣读。”同时,他又吩咐林尉准备好现场的布置工作,安排好人力和物力堵塞决口。

6月22日中午时分,一群记者在中方人员的陪同下,驱车来到决堤处。在新八师中国守军一名军官向他们宣读了准备好的材料,大意同陈诚的说法一致。只是在投弹时间、投弹地点和飞机来去方向等细节方面更加精确。记者们来到现场, 采访了几位士兵和民工,问了许多问题,参加采访的人员都作了令他们满意的回答。自此,毁堤事件便一直以“日军轰炸”造成为既定说法。

后记

该事件一直是当局的军事机密,知情者讳莫如深,不敢言及。然而,纸包不住火,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出现有关惨案的文章和报道。1967年,董显光在他的一本传记中首次披露了事实。后来出版的一本书中又一次作了更详细的披露。当年主要参与者,第二十集团军参谋长魏汝霖在其自传《生平自述》中作了权威性的评述: “徐州会战中,蒋决定掘开黄河堤防,造成泛滥,阻止日寇西进,自策划至完成,悉由汝霖主持之,时值季春,正当枯水期,先在赵口掘堤,失败3次,最后在花园口成功。”

以水阻敌,从军事效果来看,确实起到了一定是作用,但造成的灾害是巨大的。我们在痛恨日寇侵略行为的同时,也要深刻的认识到近代中国的羸弱,任由列强欺辱和当局的无视是导致黄患的根本原因。

关键字: 为什么 / 知道 / 地方 / 这个 / 郑州 / 花园口 / 每个人 / 
暴跌两千亿,小鹏汽车赔本赚吆喝? 荣耀v7pro平板开启MagicUI6.1公测更新内容功能一览 维基百科20周年 百科药业 前7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同比增长13.1% 蒸汽发生器百科:什么是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是干什么用的 拼多多怎么开店拼多多开店流程步骤注册入驻商家流程 洪俊杰: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从世界工厂转向全球市场 五部门:通过5-8年时间实现电力装备供给结构显著改善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首座海外“灯塔工厂”建成投产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模板演示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 联系方式:osnev93x5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