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消费者业务在其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正式向全球发布鸿蒙OS,并宣布开源鸿蒙OS。
在介绍鸿蒙OS开发初衷时,余承东表示:
“随着全场景智慧时代的到来,华为认为需要进一步提升操作系统的跨平台能力,包括支持全场景、跨多设备和平台的能力以及应对低时延、高安全性挑战的能力,因此逐渐形成了鸿蒙OS的雏形,可以说鸿蒙OS的出发点和Android、iOS都不一样,是一款全新的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能够同时满足全场景流畅体验、架构级可信安全、跨终端无缝协同以及一次开发多终端部署的要求,鸿蒙应未来而生。”
那么,为未来而生的鸿蒙,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又能否承载华为的使命?
鸿蒙OS正式推出,无缝接入华为
据余承东表示,这是全世界第一个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英文名harmonyOS,是希望给世界带来更多和谐和方便。
鸿蒙OS将率先应用在智能手表、智慧屏、车载设备、智能音箱等智能终端上,着力构建一个跨终端的融合共享生态。而鸿蒙OS有三层架构,第一层是内核,第二层是基础服务,第三层是程序框架。
不过据钛媒体(微信ID:taimeiti)了解,首款搭载鸿蒙系统的设备不是华为手机,而是荣耀智慧屏,发布时间是8月10日。此外,华为智慧屏终端将在今年9月份发布,两款产品都会搭载海思鸿鹄818自研芯片和升降式AI摄像头。
余承东还提到,目前华为还是将优先采用安卓操作系统作为主力,但如果出现任何不确定因素,鸿蒙OS将会无缝接入华为,包括手机在内的所有智能设备,第一时间完成迁移。未来华为的鸿蒙将开源化,欢迎更多的合作伙伴进行共同开发。
此外,鸿蒙OS的设计初衷是为满足全场景智慧体验的高标准的连接要求,为此华为给出了4大特性的系统解决方案:
1.分布式架构首次用于终端OS,实现跨终端无缝协同体验;
2. 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术实现系统天生流畅;
3. 基于微内核架构重塑终端设备可信安全;
4. 通过统一IDE支撑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实现跨终端生态共享:
事实上关于鸿蒙OS,业界早已不陌生。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网站显示,“华为鸿蒙”申请日期是2018年8月24日,注册公告日期是2019年5月14日,专用权限期是从2019年5月14日到2029年5月13日。
在商品名称一栏中,华为鸿蒙可应用于操作系统程序、计算机操作程序、计算机操作软件等。
图自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网站
华为推出鸿蒙OS也并不是“心血来潮”。
据《金融时报》报道,华为操作系统其研发时长至少有7年之久。而今年一系列的遭遇,更是加速华为推出鸿蒙OS的进度。
5月15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国家紧急状态,限制美国企业购买威胁国安的产品及技术。随后美国商务部下属工业和安全局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
美国的一纸禁令,曾让华为一度面临“停用安卓操作系统”的风险。5月20日,谷歌曾暂停了与华为的部分业务往来。
虽然之后禁令有所放开,但这种“断供”风险仍旧存在。不过对于这个局面,华为也早有准备。
余承东曾表示:我们准备好了自己的操作系统。如果无法继续使用这些系统(Android),我们就准备开始B计划。
事实上,早在2012年的时候,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一次对话中,就明确表示要做自己的操作系统:
我们现在做终端操作系统是出于战略的考虑,如果他们突然断了我们的粮食,Android 系统不给我用了,Windows Phone 8系统也不给我用了,我们是不是就傻了?同样的,我们在做高端芯片的时候,我并没有反对你们买美国的高端芯片。
我认为你们要尽可能的用他们的高端芯片,好好的理解它。只有他们不卖给我们的时候,我们的东西稍微差一点,也要凑合能用上去。我们不能有狭隘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害死我们。
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赚钱,是要拿下上甘岭。拿不下上甘岭,拿下华尔街也行。我们不要狭隘,我们做操作系统,和做高端芯片是一样的道理。主要是让别人允许我们用,而不是断了我们的粮食。断了我们粮食的时候,备份系统要能用得上。
任正非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如今鸿蒙OS的推出也给华为打了一针“强心剂”。
余承东表示:“我们相信鸿蒙OS的推出会极大地提升产业的活力和生态的丰富性,希望鸿蒙OS的推出能够为全场景时代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体验。我们欢迎全球开发者积极支持鸿蒙OS生态建设,共同为消费者打造全场景智慧化生活体验”。
不过操作系统投入大规模商用,需要考虑很多设备应用的兼容等问题。
钛媒体作者王新喜曾在《华为操作系统要成功很难,但5G时代或是最好时机》一文中称:华为要研发出一个操作系统,并且要发展到较高水平,有技术积累与迭代的难题。操作系统的开发周期长,需要时间来不断优化迭代,在智能手机行业,变化太快,想短时间做出一款操作系统迎头赶超谷歌苹果不现实,但时间太长也等不起。
如今在安卓与iOS的夹击下,包括Windows 手机系统与三星Tizen 系统、诺基亚塞班系统都失败了。在5G时代的大背景下,华为鸿蒙OS能否应对挑战,杀出一条血路?
鸿蒙OS需要构建自己的生态环境
研发一款操作系统容易,但建立一套完整的生态,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过去这些年里,塞班Sybiam、微软Windows phone、黑莓BlackBerry OS 投入巨大的人力及财力,均未能如愿。那么,鸿蒙系统能否打破禁锢,建立起自己的生态环境呢?
首先,从手机系统来说,鸿蒙OS兼容安卓,这就意味着现有的安卓App只需要重新打包和编译,后续保持同步更新优化即可,极大降低了开发者的迁移成本,而且华为(包括荣耀)品牌的手机已经占到国内市场接近50%的份额,有着庞大的用户基数,这是一块不小的“蛋糕”,足够吸引开发者和App厂商投身其中。
据了解,目前华为已联合阿里、百度、腾讯、网易四家国内顶尖互联网公司,共同成立“安卓绿色联盟”,这些大厂App包括电商、生活服务、社交、游戏、文娱等方面,几乎覆盖所有国内终端用户,有了以上大厂的助力,将会极大加速鸿蒙系统国内生态的完善。
从消费者体验来讲,鸿蒙系统要比安卓高效许多,原理是通过方舟编译器,先把各种代码都编译,做成机器码直接执行,解决安卓程序“边解释边执行”的问题,理论上可大幅提高系统性能,用户有望享受到如iOS系统一般的顺滑体验。
不过鸿蒙系统真正的挑战,还是来自国外。
众所周知,安卓系统已经发展多年,以谷歌搜索、谷歌地图、Gmail、YouTube为代表的一批谷歌自家App,已成为用户日常使用的不可替代的服务产品,想要在手机上安装这些App,就必须得到Google的GMS授权,鸿蒙在缺失GMS的前提下,想要依靠类似App来替代谷歌自家App,难度可想而知。
目前,考虑到合作伙伴和生态建设,华为手机端还是优先使用安卓系统。
除了手机生态系统,鸿蒙更大的野心在于建立5G物联网时代的操作系统。
据悉,在发布会前一天,华为发布了2025年趋势预测,数据显示到2025年IoT 设备数量将达到1000 亿以上,是一片广阔的蓝海市场。
根据此次大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战略官邵洋的介绍来看,通过HiLink开放平台+LiteOS系统+IoT芯片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从端云业务开放平台、操作系统到芯片,华为将端到端解决IoT产业发展困境,而鸿蒙OS将打通硬件壁垒,从而进入硬件互联的全新时代。
目前,华为互联网云服务全球注册用户达到5亿多用户,91万应用开发者,覆盖15个数据中心,170+国家和地区,同时HiLink平台已经覆盖到260多个品牌,拥有3000多万用户,支持的IoT设备已经超过1.4亿台,这些都将成为华为挺进物联网的生态基础。
按照规划,2019年鸿蒙OS 1.0将首先应用于荣耀智慧屏,2020年鸿蒙OS 2.0将应用于创新国产PC、手表、手环、车机,2021年鸿蒙OS 3.0将用于音响和耳机,2022年及以后,鸿蒙系统将会应用在VR及更多设备上。可以想见,随着鸿蒙系统逐步完善,将应用于更多的场景当中,真正实现“万物互联”。
此外,为了推动鸿蒙OS的生态发展,鸿蒙OS将向全球开发者开源,并推动成立开源基金会,建立开源社区,显示出鸿蒙意欲构建全球化操作系统的野心。
一个多月之前,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重新建立良好的生态需要两、三年左右的时间,如今随着鸿蒙按下“开始键”,万物互联的时代已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