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要从要饭出身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说起,老朱起事时,为推翻元朝的统治和唤起民众达到一呼百应、同仇敌忾的目的,提出的口号令人耳目一新:“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当时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子孙一以贯之,鞑虏即敌人,不共戴天,还和什么亲?
2.成祖朱棣抢了侄儿江山后五次亲征蒙古,当时蒙古军事优势明显,纵使和亲也不一定能使边疆安宁;所以朱棣迁都燕京就告诫儿孙,务必“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意为对外不能妥协,哪怕君王为国捐躯;在当时能激励臣民勇赴沙场。
3.朱洪武是有骨气的人,儿孙也遗传了他的基因,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也不妥协,崇祯吊死就也没投降,“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成为明朝皇帝的习惯!
3.明朝的公主似乎出类拔萃的不多,与汉唐相比明朝的附马几乎都各不见经传,地位在历朝历代中是最低的;而且有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现象,就是太监给千金之躯的小姐保媒,婆家几乎尽属普通人家,而且朱元璋为防止外戚作乱,还不允许公主出嫁后再回宫中!
4.朱元璋吸取前几个朝代的教训,给子孙后代定下了祖训,后宫不得干政;任何人不得违反,纵明一朝,对于后宫、外戚干政十分防犯,根本没后宫干政的机会。
其实,不和亲并非任何条件下都利国利民,形势在变化,如果和亲有利于民族融合与团结,根本没必要抱守僵死的信条,为彰显骨气而上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