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设计出身的教育改良者,简单说下我的建议。
首先在曾经接触过的很多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很多做法都让人感觉是为了文化而做文化,可以理解成做氛围,做修饰。其实不然,文化应该体现的是企业价值、理念追求,从表象体验让人感受执行精神和内核特色;尤其是幼儿园,从企业行业属性到教育理念分析,转化成教育手段教育途径,结合设计特色和可落地性,让园所标新立异,是思想、文化和执行的结合。比如曾经有部队幼儿园它具有部队特点,在教育理念中又重视体能,在户外规划上时就把儿童运动需求、部队训练场、草莽绿洲、绿化景观等多元特色有机结合起来,而不是单纯做几个展示墙、做些照片展示来表达文化。
曾经在相关幼儿园建设的问题中回复过类似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来去思考:
1、园所背景,比如历史性、机关或企业属性(企业办园、部队办园等),这些背景往往与文化发生直接关系,可作为文化特色的一部分。
2、园所的教育理念价值观。这是在规划设计中核心要考虑的问题,可以理解成中心思想,或者说是指导方向。
3、具体的教育途径和方法。这是最终呈现的结果性要求,就是实质落地性。
4、地理硬件条件及特点。就是现场条件是否具备更好的延展性,比如户外面积大或小、绿化多或硬质地面多,地貌有较大高低差等等,有限条件要做相应妥协和融合,有特点的户外希望能更好的发挥其特色。
给你一些示例:
这是曾经给宗毅的酷猴幼儿园(工厂里的幼儿园)的一个“户外”场地建议,当然这个不是户外,条件有限,为了孩子有运动和开展各种主题活动而规划的,为了降低污染,基本无装修,除了地面其他全部加工好道具进。
既然是工厂的幼儿园,是办公室的幼儿园,又叫超级酷猴,那我们就做了一个超级桌面,主题、企业特色、教育功能需求、途径方式、社会体验融合在一起。
用最简单的方式给孩子们营造活动平台,键盘就是坐墩,显示器就是涂鸦板和投影幕、主机就是木屋……在这样的空间中,文化和教育都可以有效的解决。
还一个比较有特点是吉林。
这个园的园方并没有太多考虑文化问题,也是建议对方要做文化结合,这个园的特点源自户外条件特点,户外很大,最有意思的是起伏非常大,地面不是平的,存在非常高的落差。既然园方没太考虑文化特色,所以依据地貌建议为生态与社会为引。
完全户外原生的活动课堂,自然、学科、观察、种植、主题活动等等也一样可以装下,文化和教育延展性都可以。
两个示例来说明下那四个思考点,别光讲文化,一定要有机融合,接地气才好。
为孩子才是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