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几乎可以说是华语世界最具公信力与包容度的电影奖项,金马奖如今呈现在大众面前的主流形象标志,是一尊奔腾的金马。
身处承平年代的观众可能已经忘记了,这个奖在1962年初创于台湾之时,取意来自金门、马祖两个地名,在两岸关系剑拔弩张的时期,具有非常浓重的冷战意识形态味道。
实际上在更早的1957年,「台语片金马奖」字眼已经出现在首届「台语片电影展览会」上,但该展览会只办了一届便寿终正寝,因此现在约定俗成的「金马奖」指的还是以更广泛的华语电影范围上的电影评选,当然在1990年代之前,基本限于台港两地出品的电影。
今天的观众若提起金马奖,会条件反射一样想到一年一度的颁奖盛典,与此对照鲜明的是,1978年以前,由于没有提名评审机制,所有获奖影片都在颁奖礼之前直接公布,随在颁奖当日直接进行发奖仪式,整个过程完全缺乏竞赛趣味。
现在司空见惯的星光熠熠颁奖阵容、嘉宾的各色玩笑、主持的精彩串场及至颁奖前一刻营造出的紧张气氛,在当年几乎付之阙如。
在今天可以看到的非常有限的历史影像中,可以窥见早期金马奖颁奖中浓厚的「长官化」色彩,获奖者固然也是那个时代电影工业的佼佼者,但由于冷战时代背景,获奖的电影大多为符合官方意识形态或宣教性浓厚的作品,娱乐意味其实与嘉奖功效二位一体。
1973年参加金马奖颁奖典礼及祝寿活动的香港邵氏公司代表团
1978年之后,效仿奥斯卡等电影奖项的评审机制,金马奖采取了事先提名并在颁奖礼上揭晓结果的形式,改制初期,收获最丰的当属迄今仍是最佳电影获奖纪录保持者的李行,由1978年至1980连续三度折桂。
1980、90年代后,对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华语范围电影的包容性进一步增强,时至今日,金马奖成为了涵盖泛华语地区(甚至包括新加坡等)的电影评选项目,一人连续多年夺魁的现象也基本走入历史。一年一度的颁奖典礼,同样随着90年代后官方色彩的逐渐转淡而更富娱乐性。
从红毯星光大道开始的颁奖典礼内容也日趋丰富,以明星演员、导演为主要吸引力的金马奖颁奖礼,在成为台湾乃至华语电影年度名片的同时,也非常实际地推动着主办地在地的文化辐射力。
比如第40届金马奖在台南市立艺术中心举办,除了邀请历年获奖者出席以志纪念,同时亦请到当地政经主导人士出席,推广台南文化,而当届颁奖礼上出现的导演李安,更是被作为从台南走出的世界级文化人物大加赞扬。
对普通观众来说,其实上述的文化保育工作都是次要的,无论从红毯的呐喊到典礼上的星光,万众瞩目的焦点,必定是娱乐工业的核心吸引环节——明星。
金马奖颁奖典礼的明星效应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作为电影主创的导演、演员等,大会主持人本身,也是最博人眼球的。早期的金马奖司仪,直接由其时台湾当局的行政、文教机构负责人担当,比如首届司仪就是王云五,这些具有官方背景的主持人及其所承担的颁奖礼,更像是一个官方发奖的仪式性程序,串场也相对僵化。
1970年代末开始,金马奖逐渐由风格更灵活、突破传统司仪枯燥报幕功能的主持人掌握全场氛围,许多今天已经成为娱乐界传奇的名字,都曾经位列金马主持人的班底,比如凌波、孙越、张小燕等,而近年来诸如蔡康永、林志玲、郑裕玲、黄子佼等等,也皆是电视、综艺、模特、电影、演唱等领域的跨界典范。
在观看了近十几年的颁奖典礼之后,更加可以体会到,与香港电影金像奖相对低调的大会司仪相比,金马奖的主持人,非但承担对嘉宾与奖项的介绍及推陈工作,更多的是身体力行成为整场娱乐晚会的表演者。
比如今天已经成为一段佳话的林志玲「爱的抱抱」动作,在第41届金马奖上,作为主持人的林志玲与梁朝伟及刘德华的拥抱,成为点燃全场的高潮戏码,八年后,作为颁奖嘉宾的林志玲与黄渤上演了升级版的亲吻,是对这一经典桥段的圆满回应。
而曾担纲七度主持人的蔡康永则一以贯之地落力发挥正经笑匠本色,在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第50届金马奖上,向以突破主流审美服装示人的蔡身背夸张的格子大马,向走过半个世纪的金马奖致敬。
这与蔡康永在现场的主持风格是相得益彰的,蔡曾于加大洛杉矶分校修习编导制作硕士,在台湾广播电视界主持生涯风生水起。在金马奖颁奖礼上,他既可以担当正经严肃的影史陈述,亦可能在端庄之后,突然插进一句冷笑话或变幻脸色揶揄嘉宾,这种在庄谐之间游刃有余的姿态,正是金马奖颁奖礼在泛娱乐化进程中不失权威性的缩影。
蔡康永的「金马50」造型
主持人本身成为颁奖礼上的演技担当,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第51届颁奖礼上,作为主持人的黄子佼在开场秀上串演提名电影中角色形象,模仿《军中乐园》里颇具历史指涉意味的士官老张的山东口音成为当届颁奖礼的最经典桥段,这一模仿非止表演意义上的角色重现,而更因2014年两岸关系的情状而更具历史对照意味。
通常主持人陈嘉桦以歌手身份演唱金马奖主题曲,更在主持过程中效仿当年林志玲,对在座男嘉宾行更突破尺度的「抱抱礼」,则完全属于当代的娱乐性发挥。
第51届金马奖 黄子佼现场表演《军中乐园》
与全球所有的电影颁奖礼一样,金马奖颁奖典礼的娱乐资本标杆是一贯明确的,无论是红毯采访或典礼上的即兴答问,无不充满套路。
各路明星面对镜头的反应,与其参加的各种大小典礼场合一样,是狂轰滥炸后不得不想出新词的无奈。
这现象本身乏善可陈,而颁奖嘉宾的对话中,亦有相当部分是经过幕后脚本撰写,不同人上台表现不同,相信也并非完全依足台本进行。偶尔会有颁发演员或影片奖的嘉宾将人名或片名串起来作对口相声式的精彩发挥,但更多的时候,观众会在颁奖礼现场看到不同性格的演艺人即兴的口才爆发或因语言或对话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失语。
第50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颁奖嘉宾为郭富城和张艾嘉,对话中张艾嘉回忆当年「李导演」偏心林凤娇而不让她做主角,与其对手的郭富城并未反应出应该是「李行」,而直接将梗抛给了同在台下的「李安」。
这一幕所呈现的正是非常有趣的电影工业本身与电影史的错位,这是关于当前奖项的玩笑,同时也成为了对台湾/华语电影史自身的一个无意识调侃。正如金马奖的举办届数并不与其实际走过的年份同龄一样,是很容易被浮光掠影地忽略的信息。
在1964及1974年,金马奖因故两度停办,因此以1962为元年计算金马奖的届数是会吃药的。当然,小插曲之外,颁奖嘉宾更多的时候,会利用现场格局即兴调动情绪,诸如在第52届颁奖典礼上,刚刚经历过劈腿风波的九把刀和吸毒门的柯震东被安排同时出场颁奖,两人的互嘲同时也成为了直具锋芒的自嘲。
柯震东与九把刀颁奖现场
对我个人而言,浮光掠影或热闹喧嚣都是次要的,每一届颁奖礼上致敬过去一年去世影人以及终身成就奖的颁发,才是最激动人心的。在颁奖舞台上,全场嘉宾起立为袁丛美、田丰、王珏、李丽华、葛香亭、常枫等纵横将近一个世纪的影人鼓掌的场景,才真正体现了金马奖为华语电影而非一时一地影业作见证的良性企图。
与此殊途同归的,在40届及50届金马奖颁奖典礼的现场画面中,尽可能全面地邀集历届演员奖得主同台接受面对大众、不吝时间报出每一位出席者名字并呈现他们获奖电影画面的做法,绝对令人肃然起敬。
关于金马奖不同时期的获奖影片及与其时华语电影工业发展的关系,无法在一篇文章中展开,却可以在一场纪念性的仪式里得到最大程度的复原,全面且周到地尊重电影史来路的态度,两岸三地的电影奖项,可以说是无出其右。
第50届金马奖邀请历届影帝影后同台画面
当然,假如你连续依次观看多届颁奖礼视频(当然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人这么做),则会发现,主题曲串场演唱、在冷笑话里塞进对永远不会生气的执行委员会大佬的玩笑等环节也成为了当下娱乐盛世中的套路。
某种程度上,过于注重推嗨气氛的颁奖礼秀场思维,反而有将观众注意力由电影本身中抽离的副作用,而近年来越来越长、动辄三个半到四个小时的容量,似乎也无言地告知受众,娱乐至死并不是停留在上世纪的空洞预言,而正成为套在金马奖颁奖礼头上的紧箍咒。
金马奖的口碑一再提升,而颁奖礼的欢乐与束缚,也正非常明显地在每一年的年底,集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