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第二部中,讲了一个关于“秦岭神树”的故事,诡异而魔幻。而“秦岭神树”的原型和灵感,便来自于四川三星堆古遗址出土的一件神秘青铜制品。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史料浩如烟海。和古埃及、古巴比伦和美洲玛雅文明比,显得更加恢弘严谨有体系。不过,若吹毛求疵的话,似乎少了一丝神秘。
恰好近年来出土的四川三星堆古文明,却天然就具有这种诡秘气质,填补了中国历史上的这方空白。
(青铜面具)
从1929年四川德阳广汉农民燕道诚父子在刨沟时偶然发现一个玉石坑,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过数十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三星堆的庐山真面目,逐渐展现出来。其深厚的考古、历史、文化和艺术性,让人叹为观止,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文明的现世,对“中原中心说”是一个驳斥,表明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一样是中华文明的母体。
三星堆并不是一个单一的遗址,而是一个东西长约五至六千米,南北宽约两到三千米,面积达十二平方公里的,由城墙、壕沟、内城、墓葬、祭祀坑等几十个遗迹构成的庞大遗址群。
三星堆先后出土了数千件石器、陶器、骨器、玉器、青铜器、金器、贝类、象牙等珍贵文物,展示了古蜀人极其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黄金加工技术以及与周边部族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青铜神树)
在这些庞杂而丰富的珍贵文物中,便有《盗墓笔记》中的“青铜神树”,树高3.95米,分三层,每层三枝,枝头各立一只象征太阳的鸟,造型独特,寓意深刻而又高深莫测。除了神树,还有号称“铜像之王”,高2.6米、重达300多斤的青铜大立人像;有“面具之王”之称的宽1.42米的青铜纵目面具像;还有象征王权和法权的黄金权杖。这些古蜀文物,与中原文明既相得益彰又迥然不同,宛如天外来客和域外文明,极具地方特色和独特美学、艺术价值。
考古学将人类先期的物质文明发展史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又可分为从人类制造第一件石器工具的二三百万年前至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一万多年前的中石器时代以及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结束后,人类便进入生产力更发达、组织形态更复杂的青铜时代。
根据国际惯例并结合中国实际,我国的新石器时代可分为12000年至9000年前的前期、9000年至7000年前的中期以及7000年至4000年前的后期。
(三星堆遗址)
据考古学家认定,三星堆古文明遗址距今约5000年至3000年,前后延续2000年。这次发现,让在历史中消失的古蜀国重新显现,并且把蜀地文明向前推进了2000年。该遗址分1期到4期,一期距今约 5000年至4000年,恰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夏王朝建立之前。
夏王朝约在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商王朝约前1600年至前1046年。夏商二朝共约1000年,这正好是三星堆古文明遗址二、三、四期所对应的历史时期。
古蜀文明源于四川岷江上游的蜀山氏,从氏族社会,逐步发展至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至公元前316年,共经历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五个王朝。处于新石器时期晚期和夏商时期的三星堆文明,应是古蜀文明蚕丛、柏灌、鱼凫三个王朝时期。
根据《尚书》记载,商末周初武王伐纣之时,武王在牧野与庸国、蜀国、羌国、毛国、卢国、微国、彭国、濮国等八个主要同盟国共同宣誓,此八国也被称为“牧誓八国”。蜀国第一次正式进入中原政治角逐,此时为古蜀国杜宇王朝时期。
公元前七世纪左右的东周时期,杜宇禅让给鳖灵氏,建立古蜀文明第五个王朝——开明王朝。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入川灭蜀,蜀王开明十二世战败被杀,古蜀国亡。巴蜀之地,从此整体纳入中华版图和文明进程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