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错了,其实当年能打的潮牌至少是五巨头:班尼路、以纯、真维斯、森马、美特斯班威。
可以说,这几个品牌基本上80、90后学生时代都穿过,或者希望能拥有。
这些潮牌为什么能迅速走红市场?
它们有几个共同特点:
①潮;
②价格亲民;
③港台当红偶像代言;
④定位精准。
这些潮牌的迅速窜红,基本上有商业街的地方就有专卖店,也让很多人眼红,希望能够复刻它们的路线,也确实出现了一些昙花一现可以与它们抗衡一下的品牌,比如:唐狮、潮流前线、佐丹奴、自由空间等等。
它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休闲”这个概念的开发。
甚至当时出现了“量贩休闲”的引导词汇,主导休闲与个性的审美,准确地抓住了处于青春期的大、中学生的心理需求。
我至今清楚地记得,2002年我还在读高二的时候,我是农村去县里上学,一个同学的作文被当做范文,她的语句中出现了“我穿着新买的班尼路牛仔裤走在街上……”,当时就感觉像是打开了我一个农村娃的新世界,原来同样是穿裤子,我不过是想着能蔽体,而别人却已经在研究如何搭配能让路人侧目。
后来上了大学,自己省吃俭用也做了家教,于是把省下来的钱花了很多在衣着上,几乎买的都是这些品牌,这也就现在人们常说的“报复性消费”吧。
潮牌五巨头的各自优缺点
从我本人的体验来说,这几个品牌的服饰虽然同质化竞争很严重,但是还是有各自的侧重点和优缺点的。
每个品牌用一两句话来说一下:
班尼路:应该是成名最早的,它主营的还是休闲牛仔裤,裤头的改良设计应该是它的主要受欢迎因素。说实话,我一直没觉得它有什么缺点。
以纯:它的裤子确实不如班尼路,但是休闲外套,特别是休闲西装很有特色,相对来说,男生更青睐这个品牌。而且据说,以纯是一个更符合南方人审美气质的品牌。
真维斯:它是主打针织物T恤,所以秋装很受欢迎,因为贴身舒适,没有静电。可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洗过之后容易走版变形。
森马:记得当时阿sa、阿娇最红的时候就代言过森马,它的风格又比较多元,让人觉得很有港风,特别是T恤和牛仔裤,讲究的是非主流风,也在那个非主流大行其道和港台明星席卷内地的年代大放异彩。
美特斯邦威:大家都知道它的走红很大程度是因为搭上了时代顶流的周杰伦,还有那一句经典广告词“不走寻常路”,风格特点也是多元和不羁,非主流风明显。
为什么走向了衰落?
既然大家的风格和市场定位都差不多,那么肯定就少不了相互竞争。
大概在03-08年,几乎全国各个城市的主要商业街,这几个品牌专卖店都是绝对一字排开,占据最好的位置。
恶性竞争,加上同质化严重,而且几乎都选择了一个致命冒险的模式——冒进扩张,当市场变化的时候,就失去了主动权和抗击风险的能力。
简单来说,盲目扩张和恶性竞争已经让它们的生存环境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光鲜,盘子拉得太大,需要支撑的成本也就越大,而且从近百年的历史经验来看,审美和流行的规律本来就是变化的,何况市场上又出现了搅局者。
这些搅局者大多数成为了现在的主流品牌:安踏、阿迪达斯、耐克、李宁、匹克、特步、361度、乔丹等等。
严格来说,这些体育品牌运动服饰并不是在“潮牌”走下坡路后才诞生的,有些体育品牌甚至出现得比潮牌服饰更早,只是之前一直不温不火,或者没有处在直接的竞争领域。
比如安踏,在2002年已经是非常成功的运动品牌,记得当时也是请了很多港台顶流明星来代言,比如萧亚轩,但是它的主营就是鞋类,没有过多涉及服装。
而阿迪达斯和耐克,大家都知道好,但是价格太贵,与当时的大众消费能力,还有距离。
当时有个大背景,就是北京申奥成功后,临近奥运那两年,媒体的宣传引导就是运动和健康的主题。
另外,非主流风在横行了几年后,突然就不火了。
简单来说,人们从崇拜个性休闲,转变为追求舒适、运动、健康的休闲风格。
现状
班尼路:上海最著名的南京西路步行街依然有一个旗舰店,其它地方确实已经不多见了。
以纯:南方很多城市步行街都还有专卖店,门店总共几十家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品牌吸引力,生存状况堪忧。
真维斯:偶尔还能看到,但是已经沦为杂牌印象,走版的缺点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森马:怎么说呢,好像还挂着那两个女生的代言,幻想着自己曾经的辉煌,非主流风时代已经远去了,感觉它还沉浸在买个风格里无法自拔。偶尔还能见到有门店。
美特斯班威:火得最快也沦落得最快,2009年,这个品牌感觉是一夜之间就从巅峰坠落了,而且是全面倒闭那种,去了它们当时自己上海南汇的工厂店,当时是几万平米的仓库积压了大量的服装,15一件随便拿,成千的人在那里翻腾了一个多星期。现在已经全面沦为过去式了。
结语:偶然的成功者千千万,百年老店却是万里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