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儿黄疸分类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发生的一过性胆红素血症。
一般来说,足月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在出生后 2~3 天左右出现,4~5 天达到高峰,黄疸表现的严重程度不一,轻的话仅在面部可见,比较重的宝宝会在全身都可见,而且大便颜色变黄,但是尿色正常,一般宝宝没有其他不适的症状,足月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大约持续 7~10 天后消退。
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一般于出生后 3~5 天左右出现,5~7 天达到峰值,维持时间会比较长,大约在 2~4 周消退。
病理性黄疸是要积极寻找病因,给予对症处理。其实目前国际上不再着重强调生理性还是病理性黄疸的概念,而是主要根据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来确定是否给予干预。
新生儿黄疸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①生后 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102umol/L(6mg/dl);
②足月 血清胆红素>220.6umol/L(12.9mg/dl),早产儿血清胆红素>255umol/L(15mg/dl);
③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85umol/L(5mg/dl);
④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 2~4 周,或进行性加重。
严重的病理性黄疸常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早产儿更易发生,多于生后4~7 天出现症状,很少发生于 12 天以后。
胆红素对中枢神经系统存在毒性作用,其严重程度取决于:①中枢神经系统的胆红素浓度;②高浓度胆红素持续存在的时间;③新生儿自身体质状况,如:出生体重、感染、酸中毒、低血糖、低体温、高温、低蛋白血症等。
母乳性黄疸的主要特点是新生儿母乳喂养后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临床出现黄疸。一般早产儿比足月儿更容易发生。
如果暂停喂母乳 1~3天,血清胆红素迅速下降 30%~50%,可考虑是母乳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一般是由于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所致。
病理性黄疸最常见的原因是胆红素生成过多: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多,胆红素生成过多,引起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如同族免疫性溶血、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形态异常、体内出血等都可以引起。
还有感染、维生素 E缺乏和微量元素缺乏、胆红素排泄异常(如婴儿肝炎综合征、先天性代谢缺陷病、先天性胆管闭锁)也会引起病理性黄疸。
多数足月健康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无需干预,只要加强喂养,保证婴儿获得充足的营养,促进大便排出胆红素即可,同时,家长也要密切观察黄疸变化情况,有时候医生会嘱服用茵栀黄等药物,我们遵医嘱服用就可以了。
母乳性黄疸一般较轻且无需干预,但仍需监测胆红素,如果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应评估有无其他病因。
早产儿出现黄疸时,以及宝宝出现病理性黄疸、胆红素脑病时,我们要寻找病因,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对症、及时的处理,可以采取药物治疗、蓝光光照疗法、换血疗法以及减少刺激、减少心肺负担等对症疗法。
胆红素脑病应尽早给予康复护理,因为宝宝的脑组织在出生后 0~6 个月处于迅速生长发育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尚未完全固定化,因此在这一时期及时干预,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运动刺激等,可以促进脑结构发育和功能的代偿,对宝宝神经系统发育和智能成熟都有着有重要的作用。
发生新生儿黄疸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依从宝宝主治医师的建议,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及时采取各种治疗方法,保证给予宝宝充足的营养以促进生长发育和大便排泄,如果宝宝在治疗过程中有好转或者其他情况时,我们要及时和医护人员沟通,在家治疗的宝宝要按照复诊时间及时复查哦。
祝宝宝们健康快乐成长!
我是一米育儿,欢迎关注,共同交流专业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