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二章 有无相生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想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也就有了丑;都知道什么是善,也就有了恶。
所以,有无对立而生,难易相反相成,长短对比而显,高低对照而存,声音相谐而合和,前后相随而至。这是宇宙万物永恒之道。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方式对待事物,用“不言”的方式教化众生。听凭万物兴起而不干预,生养万物而不占有,孕育万物而不自恃,功业成就而不自居。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永存。
理解:
美与善是人们极力追求的境界。人们总是希望所有事情和所有人都尽善尽美,完美无缺。然而,美与善不能刻意去追求,更不可拿来标榜。有了执着之念,就远离了本体。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瑕不掩瑜,不完美本身就是一种完美。维纳斯的断臂塑像是不完美的,但一样美的令人销魂。
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在对立统一中产生。有无相生,有生于无,无中生有。这就是自然永恒之道。
功成不居,“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追求无为而治的终极目标 ,以“虚静”、”不争”为理想,追求心灵自由,与自然合一。
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其哲学上的显著特征。宇宙万物从产生到消亡,无时不处在运动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万事万物的存在,总是在以自身对立面的存在为前提。不见你时就是最想你时,不理你时也是最念你时;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终止之时,寻觅的过程亦是失去的过程;万事万物皆如此,这是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