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1、是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经过20年努力,建设一个能够惠及10多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尤其是要看到,经过前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们虽然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一个小康社会,但仍是低水平的、不完全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比如,到2000年进入小康社会时,我们原定的16项监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有三项没有达到。
一是农民的人均收入,指标是人均1200元,实际达到1066元;
二是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指标是人均75克,实际达到73克;
三是建成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原定指标是100%,实际上建成80%。
这三项未完成的任务,集中反映了一个问题,即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已经影响到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而且,进入21世纪后,农民收入增长率连续3年下降,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
因此,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即如何解决好城乡差别问题、区域发展中的差距问题,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此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方针。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提出,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
2、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们不要忘记,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的。
《决定》在论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时,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的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
《决定》在论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时,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至于这样的发展观叫什么发展观,全会后有各种说法,有的称它为"新发展观",有的称它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有的称它为"全面发展观"。
其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全会的重要讲话中已经明确指出,这样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需要重视的是,科学发展观在全会上是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来的。
3、是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在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大决策,就是针对粮食生产、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力度。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
党中央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根据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大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特别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领导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能力的过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党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联系起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4、是认真总结了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
党中央注意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时候,往往是"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期。矛盾处理得好,可以快速发展,实现现代化;处理得不好,会引起社会分层加剧,社会矛盾激化,甚至出现政局动荡、政权更迭。
我国进入21世纪以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正处于这一特殊的发展时期,因此要格外重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处理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努力构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