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你提的问题看,可以理解为: 所说对象是指自己画的画,更准确的说,是自己已经完成的画,并且没有绘画感。在此,可以理解为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绘画感指的是绘画过程中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属于自己独有的,有时候可以意会的。这种感觉也可能是绘画过程中的激情、灵感、流畅性所带来的精神愉悦感、或者是心情满足感。这种绘画感是一种心理体验,每个人在认识上会有差异。学习绘画大体都要经历临摹、写生、创作等几个阶段,无论处在绘画的哪个阶段,都可能会出现上面所说的情况,比如说心情浮躁、郁闷、焦虑等,总的来说是绘画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出现了问题,导致绘画的结果不理想。画完了画,因为没有画出自己想要的哪种效果而令自己陷入沮丧。
第二层意思是指绘画本身。绘画在技术层面上,表现为绘画使用的工具(笔、墨、颜料、纸)、材料的熟悉、熟练掌握程度。在艺术用语的层面上,绘画的意义包含了画家对事物的观察、构思、利用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的准备工作以及创作达到的效果预想。如果是绘画本身出了问题,其结果不言而喻的会令人不爽。就是说,无论是对绘画工具材料的把握上,还是在绘画的专业行为上,任何一方面有瑕疵,都可能给绘画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造成“画的画没有绘画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检查自己到底在绘画的哪些方面属于薄弱环节,还需要自身不断的加强;或者是哪些细节出了问题需要以后在绘画过程中注意和弥补。如此做好查漏补缺,有利于找准问题,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有的放矢,再加上个人勤奋努力,相信会在绘画的道路上越走越好,心情也会越来越好,找到哪种“绘画感”也是指日可待。
1、绘画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比如画国画,对笔、墨、颜料、宣纸等材料的性能、特点是否熟悉和掌握。
2、绘画基本功扎实不扎实。比如,绘画的造型能力、构图能力,对物象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等是否到位。
3、对画理的学习理解以及掌握程度。对画论的学习了解程度。
4、绘画对画家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的非专业知识的掌握。比如现代汉语言基本知识、古汉语基本知识、诗词歌赋的基本知识、文学、历史、哲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