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郭德纲的成功吧,是暗合了一个,中国从古到现在,就一直存在的道理,那就是十年一鉴。
郭德纲1973年生人,七岁学艺,九年后16岁正式演出挣钱。第十年,鉴定了他小成的模样。而周围不管是当初,教他能耐的一众老艺人们,还是曲艺戏曲的,其他各位同行们,都对他有了一定的认可。甚至在他展现了一定风采之后,愿意把自己家的孩子或者是自己朋友家的孩子托付给他,跟他学艺。天津的观众不一般,个顶个的都算是高级票友,他们的鉴赏能力,可以算是专业级的,如果你有能耐,即使有失误观众也很耐人。会鼓掌,说,孩子没事接着来。行就是行,不行他们就会把你轰下去,不管你是什么级别的明星大腕。对于艺人来说,轻的会郁闷、紧张。严重的可能这辈子都站不上舞台,当然除非你是个二皮脸,根本就什么都不懂。(我不知道,无言这种最高的蔑视,对他们有没有用)
中国的文化就像一片森林,树大根深,须脉互相联通。不管是学艺时,还是入社会拼搏时,还是现在的郭德纲。总是和传统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各种姊妹艺术,总是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一刻不会松懈。都说相声演员的肚是杂货铺,像不像三分样,多少得有那么点儿东西。当然就如今看来,老艺人们就像是股民一样,所买的这支股确实是收入颇丰。(我不会明明唱的是浏阳河,偏偏说自己唱的是送情郎,我拉不下那个脸)
有点扯远了,那我回归正题还是十年一届,郭德纲1997年,准确的说是96年创办的德云社。而在此之前呢,在北京结交不少很多小兄弟小伙计,(就是小孩儿)教他们能耐,带他们拜访老先生,跑演出,录节目,拍电影什么的,也挣了不少钱,所以关系都很好。当然将梦想变成现实,哪那么容易啊~不过还是那句话,树大根深。有所依靠,办什么事,那都是要方便一些的,比如有的老艺人管吃管住,有的出钱帮忙。有的将他推荐给别人去录节目,有的帮他,在个人的小电影去串个角色,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让人羡慕。
十年一鉴,在这前九年里,引来了不少的观众,其中有的观众,像他现在经纪人“王海”那样。经济一直支持着他,花钱包座,那时候的经济并不是很好,愿意花那个钱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而有的观众呢,就想的比较多了,把他的节目推荐给了,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持人“大鹏”。就这样郭德纲的粉丝又多了一位。而有的观众呢,就是跟工作性质有关,也是文艺类的,是一些写手,他们也爱听相声,(当然也有像老舍先生那样,爱听,也老写,就是不太像,相声就是了)而其中有一位,如今在微博上挺有名气的“东东枪”。在这些观众的助力下,通过口口相传,文字宣传,广播宣传终于郭德纲火了,然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的媒体采访与演邀请。(老百姓何时何地都喜欢相声,不喜欢的,只是那个人)
所以…确切概括为一个人是不太可能的,郭德纲的成功,靠的是,如大树一般的老先生,和如江河一般的观众,是怹们的推“宠”才成功的。(当然也包括,当年的天津名角,郭夫人了)
综合上述言论,其实这一切,都很戏剧化。没错,“很戏剧化”。对以上言论你可能表示不服。可是不服又能怎样?这就是事实。没错,能耐不是天生的,可是学会能耐的灵气,那却是生俱来的。(有些狐狸说,能耐要用三分留下七分,这是艺德,可是你怎么知道,人家没有留下七分呢?可能人家的三分已经超过你们全体的十分了)以上言论,纯粹个人想法,不喜勿喷,没人求你评论加转发。爷就为自个儿痛快。拜拜…
最后有个私心,多希望哪天,少马爷给少侯爷量一段。那该是多精致,而又奇妙的一场相声啊!(日常做白日梦,谅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