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最大区别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从老子说起,再说孔子。俩人确实是有很大的不同,一个有为,一个无为。
老子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这么一段话: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认为,他所认为的大道,没人懂得,没人依据道之德来行事的时候,那么仁义的概念就被提出来了,仁义的准则,就变得不可或缺,也为人所重视了。这个世界,很多人在崇尚智慧的时候,那么伪劣的丑态也就跟着也出来了。当人们失去了亲情了,那么就得提倡孝慈了。当国家昏乱不堪了,那么忠臣的出现,就也表现的尤为重要了。
老子是提倡无为的,那才是他的社会理想。可是呢,人越来越发展,心就越来越多,所必须提倡的东西就越来越多,这其实就是在补救。可是这样补呢,补来补去,未必有用,相反,使得人们生活更加不易,更加的苦。
孔子
孔子呢,提倡周礼,六艺......这用我们现在话讲,叫人文,文化文明。孔子认为作为一个人,乃至作为君子,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应该学会这些,为人所用。用来干什么?用来处理这个败坏的社会,拯救人们于水火。和老子所走的路线,正是一正一反。
孔子非常重视礼,重视仁义礼智信。之所以重视,也正是因为缺失之故。
孔子和老子呢,俩人是见过面的。孔子曾经跟老子请教,老子让看看自己已经掉的所剩无几的牙齿,说牙齿虽硬,可是都坏掉了,舌头虽软,但完好无损。这就是老子所认为的道吧,是长生之法。
孔子也曾形容过老子,说老子是龙,他对其是难以望其项背了。因为孔子奔波一生,所重视所提倡的,虽说出于好心一片,一片冰心在玉壶,天地可表日月可鉴。但忙来忙去,其实都是在补窟窿。而老子的理想呢,是无为,无为之治,不是要去搞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老子的境界就高了,他是治大国若烹小鲜,如同家常便饭。
俩人呢,都可以涉及到修身问题,老子是反观自性,那就是道了,懂得此道,可以长生。孔子呢,是修身,约束,所以非常的重视周礼。这也是有为何无为的俩个截然相反的状态。
这些反差,实在是天壤之别,也可以说是他们俩人的区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