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汤显祖这两句诗,把徽州在脑海中勾勒出粉墙黛瓦的民居,后枕青山,前观水塘,处处散发出幽悠古韵,思之令人沉醉不已。
徽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行政区。
春秋时它原属吴国,勾践灭吴后属越国,战国后期属楚国。秦汉时属会稽郡,置歙县、黟县。元朝时称「徽州路」,明清时为「徽州府」,辖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和婺源六县。
1987年改名为黄山市。现虽已不是行政区,但徽州一词,仍多指那具有共同历史、文化和语言的六县区域。
由于徽州群山环抱,易守难攻,历史上几次大战乱,造成北方移民大规模涌入避难。
人口激增,土地资源越来越贫乏,只有从这里走出去,方能摆脱贫困,于是有「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说法。
他们经营杉木、茶叶、瓷土、笔墨纸砚与盐等,加上吃苦耐劳,讲诚信,使得徽商称雄商界,形成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的现象。
成为巨富的徽商,积极资助故里的文化、教育和建设事业。
位于徽州黄山脚下,黟县县城东北的宏村。
它始建于北宋政和三年,历经明清修建,至今八百多年,是汪氏家族的聚居地。
原名弘村,为避乾隆皇帝弘历的讳,改名为宏村。整个村落坐北朝南,背靠黄山余脉雷岗山,西有邕溪河与羊栈河流过。
进入宏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仿西湖「平湖秋月」样式所造的南湖。
但见远山迷蒙、荷叶田田、杨柳垂岸,一座古韵小桥横跨幽静的湖面。
波光潋滟,湖光云影,水天一色,远处山峰与近处徽派民宅皆跌落湖中,独特神韵如诗如画。
许多诗人在此留下诗篇,其中一首:
“无边细雨湿春泥,隔雾时闻小鸟啼,杨柳含颦桃带笑,一边吟过画桥西。”
电影《卧虎藏龙》开场,周润发饰演的李慕白牵马打石拱桥走进镖局的镜头,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微雨中,游客们撑起的一把把花伞,给素朴的水墨画面缀上点点缤纷色彩。
南湖这优雅的景致,让人十分倾慕心醉,心里顿生出汤显祖于《牡丹亭》里的句子:“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导游:在祖先的遗梦中,告知族人牛是富裕的象征,水是福泽的保证,于是村落采用 “牛” 形布局,似一头休闲水牛静卧在青山绿水中。以雷岗山为牛头,村口的两株五百年树龄的古树,一为枫杨(当地人称红杨),一为银杏(当地人称白果),做为牛角,月沼为牛心,南湖为牛肚,蜿蜒的水圳为牛肠,民居建筑为牛身,四座古桥为牛脚,称作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四蹄屋为身。全景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
村落现有三百多户人家,一千多人。
由于建村初期发生过火灾,请风水师来改善,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势让水流动,造了一套完善的供水系统。
村民将河水引入,开凿水圳,全长一千三百余米,九曲十弯地穿堂过屋流入各家,形成宅外长流水,宅内流水长的景致,不但提供村民生活用水,也兼收调节气温与美化环境的功效。
水圳在村的中部形成半月形的月沼,又在南部形成弓形的南湖。尽管村里小路众多,但只要逆着水流就可入村,顺着水流就可出村,不会迷路。
穿过青石铺路、古意盎然的巷弄,我们来到颇富诗意的月沼。
汪氏祖先认为月是纯洁之物,所以将其设计为月型。
这掘成半月形的月沼,取长盈必亏,半亏有盈的道理与花未开、月未圆的境界。
水塘清澈如镜,粉墙黛瓦倒映水中,清晰可见,犹如天然的水墨画,尤其墙面斑驳的岁月痕迹,更给沉静的景色添了份凝重沧桑。
具重要地位的汪氏宗祠位于月沼北面正中,取名「乐叙堂」,为 “秩叙敦伦,永履和乐” 之意。
进入前院,门楼正中写有「恩荣」和「世德发祥」字幅,四周砖雕精美,有双龙戏珠、独占鳌头等吉祥图案,十分气派。
徽派的砖雕、石雕、木雕、竹雕这四种民间工艺在此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些雕刻主要用于住宅的廊柱、门墙、牌坊、窗等处的装饰,采用的是浮雕、圆雕、透雕等表现手法,繁复细致的雕工令人惊叹不已。
一跨进「乐叙堂」的门则是宽大的议事厅,供奉着老祖宗的像。
陈设的楹联与格言皆是教育后人为善、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志道堂」是先生讲学、授业解惑的场所。柱上有对联:“细嚼梅花读汉书,漫研竹露裁唐句。” 闭上眼,仿佛满堂都充盈着吟诵诗词之声。
宏村还有「文昌阁」、「启蒙阁」、「宽和堂」、「傍云堂」等。
从这些建筑可见出祖辈们对教育之重视。「承志堂」建筑十分讲究,富丽堂皇,是大盐商汪定贵的住宅,有九个天井,六十个房间,是村中最大的建筑群,保护得最为完美,被誉为「民间故宫」。
穿过巷弄,两旁手工艺品店与小吃店林立。
一家卖绣花鞋的店,取名「得水阁」,这名字引得游客对这店铺多望两眼。
穿出民居窄巷,再度来到进出口处的南湖。
回首宏村,背倚灵秀青山,清流穿村而过,黑白二色的徽派民居错落有致地伫立湖边,色调清幽淡雅,恰似一幅水墨山水长卷,难怪有「中国画里乡村」的称誉。
有人说 “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书上的山水”,那份淡抹写意,教人深深感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了一体。
望着那一汪湖水与蒙蒙细雨,仿佛置身于三月里的烟雨江南;
脑海里顿时浮现一身着素净旗袍的江南女子,正撑着伞踩在青石板上,从旧日时光中缓缓走来,婉约细致,合成了一首绝美的诗篇。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