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时出现货币以来,社会上流传的货币形式变了一波又一波。从贝壳、石器、铁器到后来的金、银、铜币,再到现代的纸币、电子货币,每一次变化,都代表着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技术都有了重大的变革。此次传出央行要发行数字货币的消息,也并不难让普通民众接受,毕竟每一次货币形式的变化,都方便了大家的生活。如果真的发行了数字货币,对普通民众的影响又有哪些呢?
首先要说的是,所谓的数字货币,并不是我们现在使用微信或支付宝支付的电子货币,数字货币与电子货币有本质的区别。电子货币无太大的技术含量,仅仅是一种使用方式的转变。然而数字货币是完全改变系统,直接改变货币供给和管理方式的,本质是人民币的数字化,是复杂算法产生的一段数据。
数字货币的发展,对老百姓是有利的。因为从大的说,货币对于经济来说是一个成本。你想,经济本来就是生产实体经济的,生产能吃能用能玩儿能乐的东西。
但是这些东西要交易又不能直接交易,于是生产的东西都和那个叫货币的东西交易,然后通过它来互相交换。这就是成本。数字货币的推出降低了货币的这种成本,对老百姓,对整个经济是提高效益的,降低
对人们的影响:
1、货币的安全性
目前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货币的安全性是最大的隐患。比如社会上经常出现的电信诈骗、电子银行账号窃取、偷盗勒索等各类案件,让大家时时都在担心自己的钱几分钟之内就变成了别人的。数字货币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它让每一笔钱都实现了可追踪。这是因为数字货币具有网络数据包的主要特征。这类数据包由数据码和标识码组成,数据码就是我们需要传送的内容,而标识码则指明了该数据包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等属性。
想想看,如果你的钱莫名其妙被黑客转走了,您还能查到它被转到哪里,这样一来,追讨回来就会方便多了。数字货币的“留痕”和“可追踪性”会减少黑客或者诈骗分子的窃取案件发生。
然而没有哪个技术绝对不能破解,只是破解的难度不同。所以,数字货币基于区块链技术、加密技术等先进的数字技术只能让其相对比较安全可靠,但也有风险。目前各类互联网公司的加密技术也在逐渐升级,金万维研发的私有云平台能够让管理数据更安全,连接类工具也让数据访问更加安全便捷。未来或许有更新的技术,助力数字货币顺利发行。
2、使用的便利性
近年来,微信、支付宝等支付转账方式的快速发展,已经让电子货币取代了纸质货币,朝着货币的无纸化趋势发展。然而这种电子化依然无法摆脱中央结算系统,无法在国际市场产生竞争优势和高于美元的信任度。这对于普通民众就意味着如果被要求必须支付宝支付,而此时你的钱在微信里,你就必须让你的钱从一个支付平台转移到另一个支付平台来完成付款,显然这很麻烦。而数字货币的分布式区块链支付技术,能够完整地纪录所有交易和所有去向,不依赖于单一的交易平台,无法篡改。如此看来数字货币不仅极大地方便了普通民众,对央行也有直接好处,如节约纸币发行、流通、结算成本,增强央行对于资金的掌控能力。
数字货币的发行会带来怎样的影响?配图(2)
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货币是金融的命脉和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与枢纽。发行数字货币将深刻改变大众生活方式,对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带来深刻影响,带给金融领域前所未有的变革。由于缺乏历史数据和实证数据,目前对这些影响还无法进行准确评估,但逻辑上可能出现以下几个结果。
第一,数字货币主要是对M0的替代,货币结构发生变化。现有纸钞和硬币的发行、印制、回笼和贮藏等环节成本较高,且易被伪造、匿名不可控。发行数字货币的主要考量是降低纸币发行、流通的成本,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因此,发行数字货币将导致流通的纸钞和硬币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第二,提高货币流通的可测量性。近年来,随着各国金融创新快速发展,金融总量快速扩张,金融产品日益丰富,货币创造机制日趋复杂,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有所下降。而数字货币具有可存储、流通路径可追溯等特性,这有助于央行及时掌握货币流通情况,准确计量货币总量并提高货币政策制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三,中央银行的精准调控成为可能。由于数字货币具有可追溯性,中央银行对数字货币的去向分布、应用领域等可以精确了解,因此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央行可以从微观把握宏观,提高货币调控的预见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数字货币还具有可编程性,央行可以限定特定属性的数字货币精准进入特定领域。比如,央行可以限制新发行的数字货币不能流入房地产相关的账户里,扶贫资金只能流向贫困人口的账户等。
数字货币的发行会带来怎样的影响?配图(3)
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将带来新一轮金融制度变革,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内外部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可能包括如下几方面。
第一,金融资产转换速度加快,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难度加大。数字货币以电子化形态进行流通,人们将持有的数字货币转换成其他金融资产(存款、理财和基金等)将会更加便利,数字货币和其他金融资产的转化将会更加频繁,数字货币与银行存款之间的界限也将趋于模糊。为了满足客户更加频繁的“取现”需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能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的信用投放能力受到制约,经营管理的环境更趋复杂。
第二,金融脱媒可能加剧,商业银行的存款基础遭受侵蚀。由于数字货币使金融资产间的转换更加便利,金融脱媒现象可能进一步加剧,公众对于银行存款的需求将下降,商业银行体系内部对存款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银行的存款基础弱化。同时,商业银行吸纳存款能力降低会增加其对同业市场的依赖,抬高资金价格,增加社会融资成本。第三,对商业银行的支付和清结算业务形成冲击。在当前的商业模式和社会组织架构下,陌生人由于无法相互信任,只有通过集中化的制度体系和机构体系才能进行支付与清算交易,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清(结)算机构是这一体系的重要参与者。鉴于支付清算体系对金融稳定乃至经济运行的重要性,政府一般对参与机构实施严格的监管。一方面,严格监管保证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较高的行业准入门槛,这实际上是参与机构的制度红利。不过,这一格局可能会随着数字货币的发行而发生变化。虽然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并非完全去中心化,但采用分布式记账系统应是大概率事件。分布式账本技术具有分布式数据存储、防篡改、加密技术保障等特点,为点对点支付提供了可能和安全保障。分布式账本技术成熟后有望在转账、支付和境外汇款等领域大量使用,现有支付清算体系将受到冲击,商业银行传统的中间业务可能受到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