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校园三个字,值得深解。进是动词,走进,代表着方向;校园是名词,校园学生观众,代表着观众群体。这个词应该很好的表达戏曲传承的总体市场策略。
首先,重视买方市场,调整思路,等观众自己来不如自己动起来走进观众。戏曲最辉煌的时候,是卖方市场,戏曲人只要做好自己,观众会找过来看戏,因为其他的娱乐方式也不多。但是今天戏曲早已是买方市场,娱乐方式多样化,不是只有戏曲能放松身心了。观众不来我们送到他们面前。
其次,培养观众。虽然说戏曲演员不缺乏粉丝不缺乏观众,但是还是和影视演员的粉丝没法比,走进校园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开始,在他们接收东西最范范的时候,给他们开一扇窗,给他们埋下种子。
再次,戏曲已经是藏在深山人未识了。这种现象很突出,原来看青春版牡丹亭进大学时,连演三个晚上,第一晚老人多年轻人少,满座;第二天年轻人多了;第三天,整个剧场所有的过道都人满为患了。亲身经历,所以我一直的观点是年轻人不喜欢戏曲,使他们没机会接触戏曲,只要他们接触了,戏曲本身的综合性,总有一点能让他们痴迷。
最后想说,进校园是好事情,但是最好是一项长期的有计划有规章的事情,不要流于一种任务式的过场,那样其实并未能实现进校园的意图。因为很多进校园可能悄无声息,还是给校园的老同志们送了一场戏。最后强调一下我说的戏曲进校园更多的是指送戏进校园,不是指学校直接开戏曲课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