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是历法问题。就是天文年一年以什么为标准和怎样确定的问题。
说实话,本人的天文知识空白。记得当年学常识和其他的课程中,先人以日影、星位等天体位置计时一一回归到每个周而复始的原点就是一年。
其中,又按天气寒来暑往分为四季,有心人观察到太阳经过北回归线的日子刚好是夏至和冬至。
至于月份则以月亮盈亏一个周期为一个月。
每天就好理解了一一天亮到天黑的一个周期,就是一天。
只是在实际历法上,不管我国的阴历(月历)算法,还是西方的公历(太阳历)算法,回到原点位置的日期都不一样,总存在偏差。所以阴历有闰年(月)的说法,公历也有闰年(日)的说法。即公历每4年的2月份为29天,其余平年为28天;阴历则按一定规则(本人不懂)闰月。
至于时分秒,是西方钟表传入中国后才有的。我国古代以沙漏、水漏、燃香等办法计时,分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2小时。每个时辰又以水漏平均刻度或燃香的平均刻度计算更小的时间量,所以有“卯时二刻”、“午时三刻”的说法。
至于天文时间和原子时间的关系,话就更长了。恕我在此打住。
想要知道更详细的时间知识,建议你抽空拜访一下天文台。他们的说法最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