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文旅业有个“八二定律”:80%的项目亏损,20%的项目不亏损,这其中有10%不到的项目能实现盈利。这几年,随着国家鼓励旅游业发展,一大批文旅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四处开花,很多“大手笔”沦为“大笔债”是不争的事实。
任何一个项目投资,把控投资风险都是必要的关键环节,投入产出分析、盈亏平衡点测算、控制建设周期及财务成本等都是重要方法,但文旅项目有其特殊性。要遵循其特点、遵从其规律,从以下方面把控好投资风险:
第一,要先策划后规划。也就是“内容为王”。策划产生创意,创意生成内容。没有好的策划,就没有项目独特的个性和灵魂,注定了项目缺少血和肉。好的策划需要对项目背景、地理、人文、目标客群、实施内容、业态、表达方式等进行系统研究,其中文化因素和含量是十分重要的考量,是避免项目同质化的重要前提,是项目的生命。但在项目落地实施中,往往是“规划”代替了“策划”,将项目外包给某个设计公司,给出包装很好的规划方案,一方面这种“规划”容易形成项目同质化,另一方面“规划”与实施分离,又不对结果负责。
第二,要先运营后设计。技术有标准,产品不一定有标准,旅游产品更是如此。什么方式好玩,游客需要什么好玩的东西,这就是导向、需求。所以文旅项目的设计必须服从运营要求,运营需要什么、怎么方便游客、怎么实现好玩目标是第一位的。这不同于一般的项目设计,不是交给牛逼的设计公司就行,而是应有牛逼的运营团队主导参与设计。否则要么难落地,要么边建边改甚至建了推倒重来,要么建成后再调整。
第三,要解决决策权和项目实现方式。大的旅游项目往往是一个地方的门面或地标,项目的定位、形象、主打内容往往是地方长官意志的产物。特别是一些带地产的文旅项目,因为地方政府给了政策优惠,往往项目要由他们说了算,规委会、市长会,层层决策种种因素参与进去,使“项目”改了又改,到底是满足行政需求还是游客需求,在不断权衡博奕中摇摆落地。另一方面,很多项目在实施中更多使用了“开发”概念,建筑、构造体量巨大,形成人适痕迹重、注重高精尖大设备多、投资量大,而“文旅”特点的一些轻型化、便利化及就地取材式、废旧利用式、创旧成新式方法运用甚少,也导致投资量大难回报、进而陷入“大负债”的尴尬局面,最终导致项目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