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皋城之恋,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
《伯远帖》是东晋王珣写给他从兄弟王伯远的一封草书墨函,也是后人学习和鉴赏晋人书法极好的范本。
王珣,出身名门望族,三代皆以书名世,祖父是东晋丞相王导,父亲为中书令王洽。弟王珉与王献之齐名。在这样一个书法世家中,王珣深受熏陶,见多识广,书艺日进。董其昌评其行笔“潇洒古淡,东晋风流,宛然在眼”。
晋孝武帝在位期间,谢玄、谢安都是当时的权臣,王珣作为谢氏家族的女婿,颇受庇佑,仕途一帆风顺。但后来由于一些矛盾,导致两家不和,王谢二族交恶。但王珣由于得到晋孝武帝的宠爱,所以依然历任要职。
一天,谢安下令要把王珣调到江西南昌任豫章太守,实际上是想把他赶出都城南京。王珣坚持不去。那些天,他心中十分郁闷,就写信给当时任临海太守的堂兄弟王穆(字伯远),向他倾诉自己心中愤懑和不满,这就是传承至今的《伯远帖》的由来。 (参考:苏士澍《书法逸闻趣事》)
《伯远帖》共五行四十七字。文为“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群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翻译成现代文,意思就是:我顿首再拜,伯远你能力非常强,深受众兄弟们的尊重,因为体弱多病,一直想优游自在地生活。两人分别就像是昨天一样,但是已经那么久远了。我们之间远隔着崇山峻岭,互相不能看到对方。
此帖直传晋人笔法,中锋、侧锋并用,逆锋、顺锋兼施,运笔爽利流畅,沉着痛快。点画峻拔刚断,有入木三分之感,无飘浮油滑之气。章法布局独特,被人称为:疏可跑马,密不透。章法布局上打破了以往常规的布局方法,率真、自然、潇洒不拘的情态跃然纸上,一派淡雅的晋人之风。
此帖纸文模糊,钤印累累,跋语相接,更显得法书古雅珍贵。卷首有乾隆御笔题字《江左风华》四个大字。
卷末有董其昌的跋语:“晋人真迹,惟二王上有存者。然米南宫时,大令已罕。谓一纸可当右军五帖。况王珣视大令不尤难覯也!既幸予得见王珣,又幸王珣书不尽湮没,得见吾也。长安所逢墨迹,此为尤物。”
《伯远帖》北宋时曾入内府,后流落民间。明万历二十六年,为董其昌所购。清乾隆时又入内府,高宗弘历甚为宝爱,重新装裱题字,将此帖与王右军行书《快雪时晴帖》、王献之行草《中秋帖》一并收藏于故宫养心殿温室中,合称“三希堂”。
三件法书中,仅《伯远帖》是可靠的晋人真迹,故尤为珍贵。具1977年《光明日报》记载,1951年12月,《中秋帖》、《伯远帖》正被人典当在香港一家外国银行里,这年年底就点当期满,而帝国主义者正在觊觎这两幅法帖,周总理得知这个情况,立即指示,一定要收回来,决不能让外国人拿走。遵照周总理指示,终于将这两份法帖购回国家,珍藏在故宫博物院。(参考董文《东晋·王珣·伯远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