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琴童王奕霖的妈妈,我现在就是孩子在家练琴的陪练,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和做法。
我认为,不懂钢琴的家长,成为一个业余陪练是靠谱的,但是成为一个专业的钢琴陪练,那简直太难了,钢琴这个东西太专业了,学的内容太多了。如果家长能轻而易举的成为专业陪练,那么那些学了很多年钢琴专业的人还能有多少含金量呢?
老实说,我就是一个一点不懂钢琴的家长,从孩子学琴的第一天起,我就跟他一起上课,一起学习,同时扮演陪练的角色。现在学了一年,由于老师的耐心教导,孩子的勤学苦练,再加上我的认真负责,孩子进步的确很大,已经能弹好钢基一上的克列门蒂《小奏鸣曲》,柴可夫斯基《四只小天鹅舞曲》,以及贝多芬的《土耳其进行曲》,是琴行里进步最快的学生之一。
家长在孩子陪练方面是不可或缺的,家长需要成为老师课下的教学延伸,更需要成为孩子练琴时候的拐棍,但是家长不懂的一定要问,一定不能凭借经验或者自己的想法胡乱指导。
我先说说我是如何陪练的。
第一,跟孩子同时上课,认真记笔记,回家把老师的要求完整的复述给孩子,帮助孩子理解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指导意见,一点点的纠正孩子的问题。
第二,合理规划练琴时间,安排每日的练琴内容计划,给孩子建立一个练琴的规矩,养成定点练琴,完成每日练琴作业的好习惯。
第三,和孩子一起分析乐谱,研究曲子的表情符号,欣赏好听的音乐,听完讨论音乐感受,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欣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自己不断的学习和充电,学习基本的钢琴教学理论,向老师请教,力求不犯错误,少走弯路。
除了孩子进步大以外,我自己进步也很大,从感性方面看,最明显的是欣赏音乐的水平提高了,以前都是听流行音乐,现在听的最多的是钢琴曲和交响乐,而且觉得古典音乐好听了,以前是完全没有耐心听古典音乐的。
从理性学业角度看,丰富了钢琴方面、音乐方面的知识,自己从小白到现在能识谱,能懂一点点乐理知识,觉得很受用。应该说,孩子和我都在学琴的这一年中,收获很多。
但是,我必须强调一点,除非家长专职学琴,才有可能成为专业的陪练,否则只能是业余陪练,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业余陪练,因为钢琴这东西太专业了,业余的管管基本就可以了,要是管的太多,反而会把孩子带跑偏。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现在体会很深。我的孩子现在识谱、基本演奏练习曲都没什么问题,音乐表达的感情也比较到位,但是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手型不好看,手指在琴键上站不稳,手指力量不够。这一段时间里,老师和我在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呢?我向老师请教,把孩子在家里的练琴情况反馈给老师后,老师指出,是因为孩子弹琴的速度太快了,手指还没有站稳就去弹下一个音了,这是根本原因。
所以现在老师对他练琴提出三点要求:
第一点:是让他重新练习落指演奏,一个音一个音弹,每个音弹够4拍,确保手指触键后不能乱晃。
第二点:是让他把练琴的速度放慢,每一个音弹清楚、弹到位、弹到底,不能让声音飘着。
第三点:是让他必须先分手练习,确保分手弹熟练后,再合双手,这是因为分手练习可以更好的注意手指、手型是否正确,而双手练习会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乐谱上,就不容易注意到手型。
我仔细回想了一下,这是他刚开始学琴的时候老师的练习要求啊,怎么现在需要返工呢?原来,是我的不专业陪练起了反作用。非常惭愧,非常后悔。
当初还在学落指的时候,我特别心急,想着能弹哆来咪了,就弹小星星试试吧,所以该练落指的时候,让孩子弹简单的小曲子去了。而孩子那时候还不到5岁,手小,没力气,弹不到底,根本不应该去弹曲子,就应该按部就班的练落指。
而在日后的练习中,我也没有意识到落指的重要性,虽然老师每节课都在强调手型,但是我没找到改变手型的根源。手型真的不是像握个鸡蛋那么简单,内容太丰富了。但是作为家长的我认为会弹曲子就行了,手型不好是因为孩子手小,直到昨天我才意识到是因为落指弹奏的基本功没练好导致的。
所以,我在这里真诚的告诉大家,家长陪练很重要,但是家长不是专业学钢琴的,一定要跟老师认真学习、沟通和反馈,千万不要自以为然,否则会害了孩子,走了弯路。现在我和孩子要回到起点返工,幸好还不算晚,望大家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