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I木易子杨
做了近半年的保险行业调研,我不想发布太多的数据,像你所知,很多数据是给市场,给股东看的,有很多数据充斥着泡沫和水分。
今天,单就谈谈公司经营管理,就不得不感叹,平安确实是一家伟大的公司!
平安人寿的保险理念深得人心,也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了发展的命脉。
保险公司从洪荒时代走入了高速发展时代,又逐步迈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
中国市场和中国老百姓是出题者,保险公司是答题人。
如果说前20年,中国保险市场及大众的保险观念是由保险公司引领着成长发展。那么,当下的市场和客户,已然成为主力核心因素去引领了整个保险市场的发展方向。
客户变得越来越挑剔,信息变得越来越畅通,购买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
以前客户要的是性价比,既便宜又价实,主要信任代理人。
现在客户越来越了解保险,很多层次较低的代理人已经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甚至都回答不了客户的问题。
代理人转型的速度远远低于客户成长的速度。
绝大多数保险公司转型的速度只是停留在口头上,PPT工作汇报上,基层代理人的经营管理还停留在相对粗暴的发展模式。
但是,平安人寿“执善心筑大业”、“NPS服务提升”、“智慧门店打造”、“回归寿险真谛”、“精细化管理”、“早会标准化”、“追求核心价值”等理念,逐步让平安走上了世界保险公司的第一梯队。
在国内保险市场,平安超前的不是保费高、人数多(国寿都双第一),而是经营管理理念已经远远超前行业竞争对手。
过去的五年,为什么平安发展这么快,成绩不仅满足于中国大陆,放眼全球,中国平安都是屈指可数的卓越公司。这是为什么呢?
平安是一家综合金融集团,有保险、银行、投资三大板块,但支撑平安大厦的恰恰是保险,而保险的核心支柱是平安人寿。源源不断的寿险保费,就像造血机器为平安金融帝国输送着快速成长急需的营养。
在高增长的大背景下,国内上市的六家大型保险公司应接不暇,为了拼市场占有率,一味追求人力快速增长,进而推动保费快速增长。
反观平安,却在闷头做基础经营建设的事情。
10年前的平安,就是现在的平安以外的保险公司经营状况。
而5年前,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寿险经营革命。
同时,不仅植入理念和管理方式,还帮助外勤建立管理机制,那就是五大系统的功能组建设。将原来集内勤组训为一身的工作职能,逐步嫁接到外勤身上,让外勤走上真正的规模化标准化创业的发展道路。
一家公司口碑品牌好不好,不光是人们赚钱多不多,还有对企业文化及经营管理的认同度高不高。
我们发现,几乎所有在平安工作的内外勤,对平安公司的企业管理经营及文化建设都是赞不绝口,高度认同。除了对薪酬和直接领导可能有意见以外。我们听不到太多的关于公司不好的负面评价。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平安的品牌价值一直稳居保险行业第一的核心原因。平安内外勤的企业归属感太强了。
对比其他保险公司,员工更多是因为收入而留下来。对企业评价负面,也并不看好。
可想而知,同是保险公司,内外勤自主工作创造的价值有多大差距。
近五年,平安花了大量的财力开发自己的信息技术。从云计算到AI人工智能,再到人脸识别,到内外勤日常工作使用的各种数据系统,APP软件。无一不超前于同业竞争对手。
平安自上而下的危机意识,充斥着平安人的血液。无论经营数据多么亮眼,我们会发现,平安的老一辈高管们都会冷静思考,沉着应对。我们从未感到平安这家金融巨无霸有在经营管理上有多么霸道。所有的强势动作都执着推进,不张扬,不外漏,不邀功。
平安早早就知道,走综合金融发展之路,不局限于只是保险领域,借助外勤团队深挖客户价值,平安的野心不仅限于保险,是客户生活的全部,东方不亮西方亮,平安危机意识可见一斑!
平安核心管理层做到了管理上学西方,做事上走东方。所谓的中西合璧,平安确实做得非常好,也逐步走出了自己的风格。
近半年的综合调研对比,我们不去贬低中国的其他保险公司。但中国平安绝对是一家引领中国甚至世界保险行业得航母旗舰。难怪,所有遇到的平安人无一不自豪的说“中国只有两家保险公司,一家是平安,另一家是其他”。
人才危机将会是中国平安最大的经营隐患。而动辄几万人,甚至数十万的内外勤管理干部的持续改造,将会是摆在平安公司面前最大的问题。远远超过保费收入。
但,这也正是平安另一个伟大的地方,源源不断为同行业输入各类人才。
我想,马明哲先生一首缔造的平安,此刻也在思考管理干部的转型发展如何应对吧。
我是HI木易子杨,聚焦财经和职场创业领域,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交流分享。